CN100557515C - 图像形成装置及处理卡盒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及处理卡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57515C
CN100557515C CNB2004100566326A CN200410056632A CN100557515C CN 100557515 C CN100557515 C CN 100557515C CN B2004100566326 A CNB2004100566326 A CN B2004100566326A CN 200410056632 A CN200410056632 A CN 200410056632A CN 100557515 C CN100557515 C CN 10055751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toner
image processing
processing system
lubric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5663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84750A (zh
Inventor
多和田高明
川原真一
须田武男
片冈超太郎
吉田圭一
水石治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84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84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5751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57515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21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arameters
    • G03G9/0823Electric paramet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e.g. for sensitising; Corona discharge devices
    • G03G15/025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e.g. for sensitising; Corona discharge device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the maintenance of the charging apparatus, e.g. cleaning devices, ozone removing devices G03G15/0225, G03G15/0291 takes preceden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0005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for removing solid developer or debris from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diu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02Preparation methods
    • G03G9/0804Preparation methods whereby the components are brought together in a liquid dispersing mediu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27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e.g. degree of sphericit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42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compris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9/08755Polyest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2Arrangements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 G03G2215/021Arrangements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by contact, friction or induc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0026Cleaning of foreign matter, e.g. paper powder, from imaging member
    • G03G2221/0068Cleaning mechanism
    • G03G2221/0084Liquid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等进行静电复制处理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在这些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处理卡盒,色调剂。在图像形成装置200中,在清洁装置2和充电装置6之间,设有涂布装置7,用涂布板7a使得收纳的润滑剂L在感光体1上形成薄层。这样,能有效地在感光体1上形成均一的润滑剂L薄层,降低感光体的摩擦系数,提高图像形成装置的转印率,小径化或球形化色调剂也能用清洁刮板2a清除,提高清洁性,能得到高质量的图像。由于润滑剂在感光体1上形成薄层,且回收没有成为薄层的润滑剂,能有效地使用润滑剂。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及处理卡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等进行静电复制处理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在这些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处理卡盒,色调剂。
背景技术
近年,利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得到广泛普及,另外,很容易得到数字化图像,要求打印图像进一步高精细化。研究图像的更高分辨率及灰度,为了形成高精细图像,对色调剂的小粒径化·球形化进行了研究。被小粒径化·球形化的色调剂由于能忠实地进行转印,能得到高精细图像。但是,被球形化的色调剂易滚转,有时进入清洁装置的清洁刮板与感光体之间,没有被清除,残留在感光体上,飞散到装置内,污染充电辊等,在图像上发生黑点,背景灰雾等,成为发生异常图像的原因。
于是,在例如特开平11-184340号公报(以下简记为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电子照相图像形成方法:设有清洁部件,用弹性橡胶刮板清除转印在记录材上后残留在感光体上的色调剂,在色调剂中含有硬脂酸锌,相对色调剂重量,硬脂酸锌含有0.01~0.5%的量,弹性橡胶刮板以其与感光体相接面侧保持在支承部件上,以便固定在清洁部件上。但是,若将硬脂酸锌添加到色调剂中,则因显影图像状态,感光体上的硬脂酸锌不均一,不能防止发生异常图像。
在例如特开2003-140518号公报(以下简记为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以下清洁装置:沿着电子照相感光体鼓的回转方向,在清洁刮板的上游侧,配置与该感光体鼓相接的刷辊,从棒状润滑剂成形体刮取润滑剂,进行涂布。在该清洁装置中,用导电性刷将润滑剂涂布在感光体上。但是,在刷表面上附着有润滑剂及色调剂,难以分离,存在润滑剂涂布性能低下的问题。
在例如特开2000-330443号公报(以下简记为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以下清洁装置:设有清洁刮板,润滑剂供给手段,以及润滑剂均一化手段,上述清洁刮板与第一图像载置体表面相接,沿着第一图像载置体的回转方向,在清洁刮板的下游侧,配置润滑剂供给手段,用于向第一图像载置体供给润滑剂,在润滑剂供给手段的下游侧,配置润滑剂均一化手段,使得供给到第一图像载置体表面的润滑剂均一化。但是,若设置在清洁装置内,则会引起清洁装置大型化,结构复杂。
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接触式的充电辊。因此,被均一化的润滑剂接触上述充电辊,会移到上述充电辊表面,附着堆积在其表面上。这样,充电辊整体的电阻值变化,妨害正常充电。另外,作为润滑剂的脂肪酸金属盐例如硬脂酸锌等非常容易附着到作为充电辊通常材料的丁腈橡胶或聚氨酯等上。即使在辊表面镀以氟系化合物等防止附着异物,但由于润滑剂直接接触充电辊表面,不能防止润滑剂附着堆积,导致充电辊寿命非常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上述先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设有涂布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处理卡盒,能降低像载置体的摩擦系数,提高图像形成装置的转印率,提高清洁刮板的清洁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设有涂布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处理卡盒,能使得供给的润滑剂在像载置体上成为薄层,回收没有成为薄层的润滑剂,有效使用润滑剂。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处理卡盒,能防止形成薄层的润滑剂污染其他部件尤其是充电装置,使得像载置体均一带电。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色调剂,即使是小粒径化·球形化的色调剂也能用刮板进行清洁,能得到具有高精细的细线再现性的高质量图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方案: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像载置体,在其表面形成潜像;
充电装置,对上述像载置体进行充电,使得像载置体表面均一带电;
曝光装置,根据图像数据对上述带电的像载置体表面进行曝光,写入潜像;
显影装置,向形成在上述像载置体表面的潜像供给色调剂,使得潜像成为可视像;
清洁装置,清洁上述像载置体表面;
转印装置,将上述像载置体表面的可视像直接转印在记录媒体上,或先转印在中间转印体上后,再转印在记录媒体上;
定影装置,对记录媒体上的色调剂像进行定影;
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涂布装置,设在上述清洁装置和充电装置之间,用涂布板使得收纳的润滑剂在上述像载置体上形成薄层。
(2)在(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涂布装置设有供给辊,上述供给辊包括纤维状刷;
用上述供给辊将润滑剂涂布在上述像载置体上后,用涂布板形成薄层。
(3)在(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涂布装置设有供给辊,上述供给辊包括若干薄膜;
用上述供给辊将润滑剂涂布在上述像载置体上后,用涂布板形成薄层。
(4)在(1)-(3)中任一个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若干清洁装置,沿着像载置体移动方向,第一清洁装置位于最上游;
上述涂布装置配置在上述第一清洁装置的下游侧。
(5)在(4)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第二清洁装置配置在上述第一清洁装置的下游侧,该第二清洁装置设有清洁刮板;
上述涂布装置配置在上述第一清洁装置和第二清洁装置之间。
(6)在(5)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清洁装置设有清洁刮板;
上述第二清洁装置的清洁刮板的相接压力比第一清洁装置的清洁刮板的相接压力小。
(7)在(1)-(6)中任一个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涂布装置设在清洁装置内。
(8)在(1)-(7)中任一个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涂布装置设有给与机械振动或冲击的部件。
(9)在(1)-(8)中任一个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涂布装置设在包含像载置体中心的水平面的上方。
(10)在(1)-(9)中任一个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涂布装置中使用的润滑剂为粉体状,体积平均粒径处于0.1~3.0mm范围。
(11)在(1)-(10)中任一个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润滑剂为脂肪酸金属盐;
上述脂肪酸金属盐中的金属从锌,铁,钙,铝,锂,镁,锶,钡,铈,钛,锆,铅,锰中选择;
上述脂肪酸金属盐中的脂肪酸是从月桂酸,硬脂酸,油酸,软脂酸,亚麻酸中选择的至少一种脂肪酸。
(12)在(1)-(11)中任一个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充电装置设有充电部件,该充电部件与像载置体处于非接触状态,对该充电部件施加直流和交流叠合的偏压。
(13)在(1)-(12)中任一个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使用的色调剂的体积平均粒径为10μm以下,体积平均粒径和个数平均粒径之比即分散度处于1.00~1.40范围。
(14)在(1)-(13)中任一个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使用的色调剂的平均圆形度处于0.93~1.00范围。
(15)在(1)-(14)中任一个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使用的色调剂的SF-1处于100~180范围,SF-2处于100~180范围。
(16)在(1)-(15)中任一个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使用的色调剂的外观形状大致呈球形状,设长轴为r1,短轴为r2,厚度为r3,r1≥r2≥r3,r2/r1处于0.5~1范围,r3/r2处于0.7~1范围。
(17)在(1)-(16)中任一个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色调剂是使得至少包括聚酯预聚物、聚酯树脂、着色剂和脱模剂的色调剂组成材料在水系介质中在存在树脂微粒下,发生交联和/或伸长反应制得的,上述聚酯预聚物包含含有氮原子的官能团。
(18)一种处理卡盒,能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装卸,包括:
像载置体,载置潜像;
从充电装置,显影装置,清洁装置选择的至少一种装置,上述充电装置设有充电部件,使得充电部件接触或接近上述像载置体表面,进行充电,上述显影装置设有显影剂载置体,色调剂载置在该显影剂载置体上,使得色调剂附着到上述像载置体的潜像上,进行显影,上述清洁装置除去残留在上述像载置体上的色调剂;
其特征在于,上述处理卡盒进一步包括涂布装置,设在上述清洁装置和充电装置之间,用涂布板使得收纳的润滑剂在上述像载置体上形成薄层。
(19)在(18)的处理卡盒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处理卡盒使用上述(2)-(9)中任一个的涂布装置。
(20)一种色调剂,用于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像载置体,在其表面形成潜像;
充电装置,对上述像载置体进行充电,使得像载置体表面均一带电;
曝光装置,根据图像数据对上述带电的像载置体表面进行曝光,写入潜像;
显影装置,向形成在上述像载置体表面的潜像供给色调剂,使得潜像成为可视像;
清洁装置,清洁上述像载置体表面;
转印装置,将上述像载置体表面的可视像直接转印在记录媒体上,或先转印在中间转印体上后,再转印在记录媒体上;
定影装置,对记录媒体上的色调剂像进行定影;
涂布装置,设在上述清洁装置和充电装置之间,用涂布板使得收纳的润滑剂在上述像载置体上形成薄层;
其中,上述色调剂的体积平均粒径为10μm以下,体积平均粒径和个数平均粒径之比即分散度处于1.00~1.40范围。
(21)在(20)的色调剂中,其特征在于,上述色调剂的平均圆形度处于0.93~1.00范围。
(22)在(20)或(21)的色调剂中,其特征在于,上述色调剂的SF-1处于100~180范围,SF-2处于100~180范围。
(23)在(20)或(21)的色调剂中,其特征在于,上述色调剂的外观形状大致呈球形状,设长轴为r1,短轴为r2,厚度为r3,r1≥r2≥r3,r2/r1处于0.5~1范围,r3/r2处于0.7~1范围。
(24)在(20)或(21)的色调剂中,其特征在于,上述色调剂是使得至少包括聚酯预聚物、聚酯树脂、着色剂和脱模剂的色调剂组成材料在水系介质中在存在树脂微粒下,发生交联和/或伸长反应制得的,上述聚酯预聚物包含含有氮原子的官能团。
下面说明本发明效果。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在这些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处理卡盒,在清洁装置和充电装置之间,设有涂布装置,在涂布板和感光体之间,挤压润滑剂,形成薄层,多余润滑剂被涂布板挡住,回到润滑剂收纳部,仅涂布必要的量。且在清洁装置后形成润滑剂薄层,能防止色调剂和润滑剂混杂。
按照本发明的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色调剂,即使小径化或球形化色调剂也能用清洁装置清除,具有高转印率,能得到高精细的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2是图1装置的感光体周围的概略构成图;
图3是另一个实施例的感光体周围构成概略图;
图4是又一个实施例的感光体周围构成概略图;
图5模式表示与感光体相接的清洁刮板反转状态;
图6是感光体摩擦系数测定方法说明图;
图7是充电辊概略构成图;
图8是表示色调剂外形形状的概略图,其中,图8A表示色调剂外观图,图8B和图8C表示色调剂截面图;
图9模式表示清洁刮板与感光体相接的边缘部作用在色调剂上的力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这不过是例举,本发明并不受以下所述实施例局限。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构成图,在图1中,作为像载置体的感光体1被支承着,能朝着箭头所示方向回转。在感光体1的外周部配置清洁装置2,充电装置3,曝光装置4,显影装置5,转印装置6,涂布装置7。在上述充电装置3和显影装置5之间,确保发自曝光装置4的光信息射入的空间。感光体1有四个(a,b,c,d),但设在各感光体1周围的图像形成用部件构成相同,仅仅显影装置5处理的色调剂的色各不相同。
感光体1局部与转印装置6的中间转印带10相接。感光体1是在直径30~100mm左右的铝圆筒表面上设置作为光导电性物质的有机半导体层形成的。也可以采用具有非晶硅表面层的感光体。图1例示鼓状感光体,但也可以采用带状感光体。
曝光装置4采用公知的激光方式,将与彩色图像相对应的光信息照射在均一带电的感光体1表面上,形成潜像。也可以采用由LED阵列和成像手段构成的曝光装置。
中间转印带10可沿箭头方向移动,回转辊11,12,13支承架设该中间转印带10,在带圈内侧,在感光体1附近配置第一转印辊6a。另外,可以适当地设置张力辊(没有图示),给与带以张力。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印辊6a是施加高电压的辊,也可以采用从电极放电的充电器。与中间转印带10摩擦带电,因该摩擦电荷使得中间转印带10上的色调剂发生移动,会引起图像紊乱,因此,最好除第一转印辊6a之外的上述其他辊接地,这样能防止上述图像紊乱。中间转印带10为耐热性带,以厚度为20~600μm的树脂薄膜或橡胶为基体,具有能从感光体1静电转印色调剂的电阻值,较好的是,表面粗糙度Rz为1~4μm左右。
在中间转印带10的带圈外侧,可以配置清洁装置25,用于除去残留在中间转印带10表面的不需要的色调剂。另外,设置张力辊14,防止中间转印带10松弛,使其能平滑地移动,以抑制转印不匀。且能抑制中间转印带10移动中发生偏向。可以使用回转辊11,内包发热体,作为第二转印手段。这种场合,上述张力辊14是冷却手段,最好采用热管式,冷却中间转印带10,使得感光体1周边不成为高温。
在图1右方配置运送带100,其可沿箭头方向移动,回转辊111,112,113支承架设该运送带100,在该带圈内侧,配置第二转印辊110,该第二转印辊110用导电性橡胶包覆辊表面,对辊施加偏压,进行转印。上述运送带100与中间转印带10相同,为耐热性带,以厚度为20~600μm的树脂薄膜或橡胶为基体。与色调剂的接触角为90度,较好的是,表面粗糙度Rz为5~10μm左右。也可以配置弹性体辊作为第二转印辊110。这种场合,在中间转印带10和运送带100之间,由于具有发热体的辊11以及弹性辊110,形成转印夹持部,进行热转印。这样,中间转印带10上的色调剂像转印在运送带100上,接着,再次在中间转印带10上形成色调剂像,运送转印纸P,可以在转印纸P两面上同时形成图像。
下面,详细说明包含涂布装置7的感光体1周边的构成,图2是图1装置的感光体周围的概略构成图。润滑剂涂布装置7与清洁装置2分别设置,上述润滑剂涂布装置7由涂布板7a,供给辊7b及润滑剂收纳部7c构成,上述涂布板7a使得感光体1上的润滑剂L薄膜化,上述供给辊7b设有膜片,将润滑剂L供给感光体1,上述润滑剂收纳部7c收纳润滑剂L。上述供给辊7b在圆筒状的金属辊上设有若干膜片。也可以在金属辊表面设置刷。膜片材料可以从聚酯树脂,含氟树脂,苯乙烯树脂,丙烯酸类树脂中选择。刷除了使用上述同样的树脂之外,可以使用耐摩耗强,强度高的尼龙等聚酰胺树脂。为了防止摩擦带电,也可以含有乙炔黑,炉黑等碳黑,石墨,或铜,银等金属粉末的导电性粉末。较好的是,电阻处于102~108Ω·cm范围。涂布板7a将含氟树脂,聚氨酯树脂,硅树脂的弹性体形成为板状。尤其,较好的是,弹性高,且不易摩耗的聚氨酯树脂。
涂布板7a与感光体1的相接方式,不管是逆向方式还是顺向方式都行,较好的是,采用逆向方式。发生卷板少,能使得润滑剂L均一地薄膜化。相接压力设为5~30N/m范围,相接角度设为10~30°范围。咬入量等其他条件可以根据板的弹性率合适地决定。但是,由于用于将硬度低的润滑剂L薄层化,与清洁装置中的清洁刮板2a的相接条件比较,相接压力低。
供给辊7b将润滑剂收纳部7c中的润滑剂L载置在供给辊7b的膜片上,向感光体1供给润滑剂L,涂布板7a与感光体1相接,用于将润滑剂L薄层化,进行涂布。这样,能降低感光体1的摩擦系数,提高色调剂的转印率,减少废弃的色调剂量。
即使是不易除去的球形状的色调剂,也能除去。涂布板7a用于将润滑剂L薄层化,能挡住不必要的润滑剂L,尽可能减少用于在感光体1上形成薄膜的量,能形成最小厚度的膜。这时,没有成为薄膜的润滑剂L由于残留在涂布板7a上,能长期间使用润滑剂收纳部7c中的润滑剂L。
作为润滑剂L,可以列举例如油酸铅,油酸锌,油酸铜,硬脂酸锌,硬脂酸钴,硬脂酸铁,硬脂酸铜,软脂酸锌,软脂酸铜,亚麻酸锌等脂肪酸金属盐类,聚四氟乙烯,聚氯三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二氯二氟乙烯,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等含氟树脂。尤其是脂肪酸金属盐类,降低感光体1摩擦的效果大,其中,硬脂酸锌或硬脂酸钙更好。
作为润滑剂L,使用粉状体,体积平均粒径处于0.1~3.0mm范围。对于成型润滑剂L,刷必须强力滑擦该润滑剂L,刮取成粉体状,供给感光体1,刷寿命短,且必须提高驱动轴及齿轮的强度,难以降低制造成本。通过使用粉体状的润滑剂L,能延长设有膜或刷的供给辊7b的寿命,延长涂布装置7的使用期间。
再有,使得粉体状润滑剂L的体积平均粒径小,容易通过涂布板7a实现薄层化。若不足0.1mm,易挤过涂布板7a;若超过3.0mm,则被涂布板7a除去,不能实现薄层化。
图3是另一个实施例的感光体周围的概略构成图,如图3所示,将润滑剂涂布装置7设置在包含感光体1中心的水平面的上方。润滑剂可以从上方靠自重接触并供给感光体1,这样,可以省去供给辊7b,结构简单,能降低成本。另外,设有给与机械或电气冲击或振动的部件,例如,可以设置凸轮7e,使得该凸轮7e回转,与润滑剂收纳部7c相碰,给与冲击。也可以用电磁线圈使得铁心移动,给与冲击,或者在上述润滑剂收纳部7c安装振动器或振荡器7f,给与振动。通过上述冲击或振动,在润滑剂收纳部7c内不会形成润滑剂L桥接或空洞状态,能稳定地向感光体1供给润滑剂。
图4是又一个实施例的感光体周围的概略构成图,如图4所示,在感光体1周围设置第二清洁装置8。感光体1上的被显影的色调剂通过转印装置6转印在转印纸P上。没有被转印的残留在感光体1上的色调剂用清洁装置2(为了区分,以下记为“第一清洁装置“)除去,该第一清洁装置2由清洁刮板2a构成,清洁刮板2a是平板状弹性体。在上述没有被转印的残留在感光体1上的色调剂中,与感光体1附着力强的球形化或粒径小的小径化的色调剂会挤过清洁刮板2a的缘部,因此,该第一清洁装置2难以除去全部未转印色调剂,只能除去其中大部分。
在第一清洁装置2的下游侧设有涂布装置7。在本实施例中,作为润滑剂L,可以使用粉体状,也可以使用固体成型状。设置供给辊7b,该供给刷回转,刮取成型的固体状润滑剂L表面,涂布在感光体1表面。润滑剂L用双面粘接胶带等保持在支架7h上,由加压弹簧等加压部件7g对支架7h赋能,使得固体状润滑剂L以所定压接力适当地对供给辊7b加压。
因此,在涂布装置7的下游侧的感光体1表面保持低摩擦状态。供给辊7b刮取的润滑剂L过多,不能全部涂布到感光体1上,堆积在刷下部,刷可以逐渐地将其涂布到感光体1上。从第一清洁装置2漏出的色调剂的一部分与上述堆积的润滑剂L混合,但由于色调剂量极少,不会对润滑效果带来影响。
在涂布装置7的下游侧配置第二清洁装置8,该第二清洁装置8由平板状弹性体的清洁刮板8a构成,以对着感光体1回转方向即所谓逆向与感光体1相接。上述逆向与感光体1相接方式,对于除去色调剂很有效,但是,若感光体1与清洁刮板8a的摩擦系数高,则会引起清洁刮板8a反转。图5用虚线模式表示与感光体相接的清洁刮板反转状态。没有转印的色调剂具有使得摩擦系数低下的作用,在第一清洁装置2,由于充分地输入没有转印色调剂,因此,不反转。而在第二清洁装置8,虽然输入从第一清洁装置2漏出的极少量的未转印色调剂,但其输入量对于防止反转是不够的。
但是,由于与感光体1的相接位置是润滑剂涂布位置下游侧的低摩擦状态部分,因此,不会发生反转。这样,不管从第一清洁装置2漏出多少色调剂,能稳定地除去未转印色调剂。第二清洁装置8与感光体1的相接压力最好设定为比第一清洁装置2与感光体1的相接压力小。这是由于若相接压力大,感光体1摩耗多,会缩短感光体1寿命。相接压力小,虽然色调剂除去性差一些,但是在第二清洁装置8的上游设有涂布装置7,感光体1表面处于低摩擦状态,处于能以较小的力除去色调剂的状态,因此,在小的相接压力下,能除去色调剂。这里,所使用的润滑剂L不管是成型的固体状,还是粉体状都行。较好的是,能均一地形成薄层的粉体状。
通过将该润滑剂L供给感光体1表面,在感光体1表面形成润滑剂L膜,使得其摩擦系数为0.3以下。较好的是,感光体1的摩擦系数为0.3以下,更好的是,为0.2以下。摩擦系数为0.3以下时,减少感光体1与色调剂的相互作用,感光体1上的色调剂易脱离,能提高转印率。且能抑制清洁刮板2a与感光体1之间的摩擦变大,能提高清洁效率。尤其,圆形度高的色调剂易从感光体1上刮落,能抑制清洁不良。另外,由于提高了转印率,减少清除下来的色调剂量,能抑制长期间使用所引起的清洁不良。
另一方面,若摩擦系数不满0.1,清洁刮板与感光体1之间过滑,会发生感光体1上的色调剂挤过清洁刮板2a,导致清洁不良。不管从第一清洁装置2漏出的色调剂多少,第二清洁装置8以低的相接压力,减少摩耗感光体1表面的量,能稳定地除去未转印色调剂。
在本实施例中,感光体1的摩擦系数通过欧拉带方式进行测定。图6是用于说明感光体摩擦系数测定方法的图。这种场合,将中厚的上等纸作为带,架设在感光体1的鼓四分之一圆周上,纸纹沿纸长度方向,在带一端施加例如0.98N(100gr)的负荷,带另一端设置测力计,使得上述测力计拉伸,读取带移动时的负荷,代入摩擦系数式:μs=(2/π)×ln(F/0.98)。其中,μs是(静)摩擦系数,F是测定值。该图像形成装置200的感光体1的摩擦系数是指图像形成成为稳定状态时的值。感光体1的摩擦系数受到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其他装置影响,在刚开始形成图像阶段,其值变化。但当A4记录纸形成图像1000张左右时,摩擦系数值大致成为一定值。这里所说的摩擦系数是指成为稳定状态时的摩擦系数。
在第二清洁装置8的下游侧,配置充电装置3,其设有充电辊3a作为充电部件,图7表示该充电辊构成概略图。充电辊3a端部设有间隙保持部件3c,以便使得充电辊3a表面相对感光体1能以离开所定间隔状态配置。间隙保持部件3c厚度为10~300μm左右,根据所施加电压决定。弹簧3d对充电辊3a朝着感光体1赋能,从电源(没有图示)施加所定电压,所施加电压为直流和交流叠加。这样,充电辊3a相对感光体1不接触,涂布在感光体1表面的润滑剂L不会附着堆积到充电辊3a上。在本实施例中,例举了充电辊3a,但也可以是其他充电方式的充电装置3。
这时所使用的色调剂的体积平均粒径为10μm以下,若体积平均粒径超过10μm,高精细图像再现困难。更好的是,体积平均粒径为8μm以下,能再现更高精细图像。另一方面,色调剂的体积平均粒径为3μm以上,若体积平均粒径不满3μm,在感光体1上涂布润滑剂L使其薄层化,即使感光体1的摩擦系数为0.3以下,也难以通过清洁刮板2a进行清洁。
再有,色调剂的体积平均粒径与个数平均粒径之比表示分散度即粒径分布,在本实施例中,该分散度为1.00~1.40范围。若分散度超过1.40,色调剂带电量分布宽,在细线间色调剂污脏多,白底处背景模糊多,图像质量低下。且由于挤过清洁刮板2a的色调剂量增加,在涂布板7a上色调剂多,会进入涂布板7a与感光体1之间,形成在感光体1上的薄膜发生不匀。
在本实施例中,色调剂的平均圆形度为0.93以上。在采用干式粉碎法制作的色调剂中,通过热或机械方式球形化处理达到该圆形度。热方式球形化处理可以是例如将热气流和色调剂粒子一起喷雾到喷雾器等中进行球形化处理。机械方式球形化处理可以将比重轻的玻璃等混合介质投入到球磨机等混合机中搅拌,进行球形化处理。但是,在热方式球形化处理中,因凝集产生粒径大的色调剂粒子,在机械方式球形化处理中产生微粉,需要进一步的分级工序。在水系溶剂中制作的色调剂中,在除去溶剂的工序中给与强力搅拌,可以控制形状。
圆形度定义如下:圆形度SR=(与粒子投影面积相同面积的圆的周长/粒子投影像的周长)×100%。色调剂越接近球形,圆形度越接近100%。圆形度高的色调剂在载体或显影套上,易受电力线影响,沿着静电潜像的电力线忠实地显影。当再现微小潜像点时,由于细密均一地配置色调剂,细线间污脏少,细线再现性高。当圆形度不足0.93时,图像质量低,尤其细线再现性低,难以再现高精细图像。
再有,较好的是,色调剂的形状系数SF-1处于100-180范围,形状系数SF-2处于100-180范围。其中,形状系数SF-1表示色调剂形状的圆度的比例,用下式(1)表示:
SF-1={(MXLNG)2/A}×(100π/4)        (1)
式中,“MXLNG”表示将色调剂投影在二维平面上所得形状的最大长度,“A”表示上述投影所得形状图形的面积。
当“SF-1”值为100场合,色调剂形状成为真球形,“SF-1”值越大,离球形越远。
形状系数SF-2表示色调剂形状的凹凸的比例,用下式(2)表示:
SF-2={P2/A}×(100π/4)        (2)
式中,“P”表示将色调剂投影在二维平面上所得形状的周边长度,“A”表示上述投影所得形状图形的面积。
当“SF-2”值为100场合,色调剂表面不存在凹凸,“SF-2”值越大,色调剂表面凹凸越显著。
上述形状系数的测定具体是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800,日立制作所制)拍摄色调剂照片,再将其导入图像分析装置(LUSEX3,Nireco公司制)进行分析计算得到。
若色调剂的形状系数SF-1和SF-2变大,则形状成为不定形,且凹凸多,移动或飞翔时,空气阻力不均一,难以沿着显影·转印电场移动,图像质量低下。
在图像形成装置200中使用的色调剂也可以大致呈球形,图8是模式表示本发明涉及的色调剂形状图,在图8中,X轴为沿着色调剂最长轴的长轴r1方向,Y轴为沿着色调剂短轴r2方向,Z轴为沿着色调剂最短轴厚度r3方向,用长轴r1,短轴r2,厚度r3(其中,r1≥r2≥r3)规定上述大致呈球形的色调剂,较好的是,短轴与长轴之比(r2/r1)为0.5~1,厚度与短轴之比(r3/r2)为0.7~1的形状。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通过改变视野角度,拍摄照片,一边观测一边测定上述r1,r2,r3。
当短轴与长轴之比(r2/r1)不足0.5时,当厚度与短轴之比(r3/r2)不足0.7时,色调剂外观成为不定形状,色调剂与磁性载体的接触不均一,带电量分布变宽,污脏多,图像质量低下。
图9模式表示清洁刮板与感光体相接的缘部作用在色调剂上力的关系图。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200中,由于在感光体1上涂布薄且均一的润滑剂L,色调剂与感光体1的摩擦系数低。力F2表示清洁刮板2a(8a)欲阻止色调剂的力,力F1表示色调剂欲挤过清洁刮板2a(8a)的力,由于F2>F1,清除变得容易。再加上设有复数清洁装置2,8,第一清洁装置2没有除尽的色调剂可以由第二清洁装置8除去。因此,通常难以清除的平均粒径10μm以下的小粒径色调剂或聚合法制作的聚合色调剂也可以除去。
在上述实施例中,以两个清洁装置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设置更多的清洁装置。
再有,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清洁装置2设置平板状弹性部件的清洁刮板2a,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设置刷型部件。也可以对刷施加所定电压,以便静电除去色调剂。使用刷场合,最好设置晃动部件7i,用于从刷弹去附着在刷上的色调剂。
关于润滑剂的涂布方法也并不局限于图4所示例,例如,润滑剂也可以是粉体状,直接接触感光体1进行涂布。
优选地用下述方法制备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上述大致呈球形状的色调剂:使得包括聚酯预聚物、聚酯树脂、着色剂和脱模剂的色调剂组成材料在水系介质中在存在树脂微粒下,发生交联和/或伸长反应,制得色调剂,上述聚酯预聚物包含含有氮原子的官能团。
上述反应制得的色调剂通过使得色调剂表面硬化,能减少热粘附,抑制污染定影装置,避免图像污脏。
下面,说明色调剂组成材料及合适的制造方法。
聚酯树脂
聚酯树脂通过多元醇化合物和多元羧酸化合物的缩聚反应得到。
作为多元醇化合物(PO),可以举出二元醇(DIO)及三价以上的多元醇(TO)。较好的是,二元醇(DIO)单独、或其和少量的(TO)的混合物。作为二元醇(DIO),可以举出如亚烷基二醇(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等);亚烃醚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二丙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甲基醚二醇等);脂环类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加氢双酚A等);双酚类(双酚A、双酚F、双酚S等);所述脂环类二醇的环氧化物(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等)加聚物;上述双酚类的环氧化物(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等)加聚物等。其中,较好的是碳原子数2-12的亚烷基二醇及双酚类的环氧化物加聚物。特别好的是双酚类的环氧化物加聚物,及其和碳原子数2-12的亚烷基二醇的并用。
三价以上的多元醇(TO)可以举出3-8价或其以上的多价脂肪族醇(并三醇,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山梨糖醇等);三价以上的苯酚类(三酚PA,线型酚醛树脂等);上述三价以上的多酚类的烯烃环氧化物加聚物等。
作为多元羧酸(PC),可以举出二羧酸(DIC)及三价以上的多元羧酸(TC),较好的是,(DIC)单独,及(DIC)和少量的(TC)的混合物。作为二羧酸(DIC),可以举出烯烃二羧酸(琥珀酸,己二酸,癸二酸等);链烯二羧酸(马来酸,福马酸等);芳香族二羧酸(邻苯二甲酸,异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萘二羧酸等)。其中,较好的是碳原子数为4-20的链烯二羧酸及碳原子数为8-20的芳香族二羧酸。作为三价以上的多元羧酸(TC),可以举出碳原子数9-20的芳香族多元羧酸(偏苯三酸,均苯四甲酸等)。又,作为多元羧酸(PC),也可以使用羧酸的酸酐或低级烷基酯(甲基酯,乙基酯,异丙基酯等)与多元醇(PO)反应。
多元醇(PO)和多元羧酸(PC)的比率,作为羟基(OH)和羧基(COOH)的当量比(OH)/(COOH),通常为2/1~1/1,较好的是,1.5/1~1/1,更好的是,1.3/1~1.02/1.
多元醇(PO)和多元羧酸(PC)的缩聚反应在四丁氧基酞酸酯,二丁基锡氧化物等公知的酯化催化剂的存在下,加热到150~280℃,根据需要,边减压,边蒸馏除去生成水,得到具有羟基的聚酯。聚酯树脂的羟基值最好在5以上,聚酯树脂的酸值通常为1~30,优选5~20。通过使其具有酸值,易带负电,且在记录纸定影时,记录纸与色调剂的亲和性好,提高低温定影性。但是,聚酯树脂的酸值若超过30,则带电稳定性恶化,尤其对于环境变化存在恶化倾向。
重均分子量为1~40万,优选2~20万。若重均分子量少于1万,耐粘附性恶化,若重均分子量超过40万,则低温定影性恶化。
在本发明中,除了上述由缩聚反应得到的未改性聚酯外,最好含有脲改性聚酯。脲改性聚酯使得上述缩聚反应中得到的聚酯树脂端部的羧基,羟基等与聚异氰酸酯化合物(PIC)反应,得到具有异氰酸酯基的聚酯预聚物(A),通过其与胺类反应,分子链被交联和/或伸长。
作为聚异氰酸酯(PIC),可以举出脂肪族聚异氰酸酯(二异氰酸四亚甲基酯,二异氰酸六亚甲基酯,2,6-二异氰酸酯,甲基己酸酯等);脂环族聚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环己基甲基二异氰酸酯等);芳香族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基二异氰酸酯等);芳香脂肪族二异氰酸酯(α,α,α′,α′-四甲基二甲苯二异氰酸酯等);三聚异氰酸酯类;上述聚异氰酸酯用苯酚衍生物、肟、己内酰胺嵌段形成的嵌段聚异氰酸酯等。这些化合物可单独使用,也可二种以上并用。
聚异氰酸酯(PIC)的比例,作为异氰酸酯基(NCO)和具有羟基(OH)的聚酯的羟基(OH)的当量比(NCO)/(OH),通常为5/1~1/1,较好的是,4/1~1.2/1,更好的是,2.5/1~1.5/1。如(NCO)/(OH)超过5,则低温定影性恶化。如(NCO)/(OH)比不到1,则改性聚酯中的脲含量较低,耐热粘附性能恶化。
具有异氰酸酯基的聚酯预聚物(A)中聚异氰酸酯(PIC)构成成分的含量通常在0.5-40重量%,较好的是,1-30重量%,更好的是2-20重量%。如其含量不到0.5重量%,则耐热粘附性能恶化,同时,耐热保存性和低温定影性难以两立。当其含量超过40重量%,则低温定影性恶化。
具有异氰酸酯基的聚酯预聚物(A)中每一分子所含有的异氰酸酯基通常在一个以上,较好的是,平均为1.5~3个,更好的是,平均为1.8~2.5个。如具有异氰酸酯基的预聚物(A)中每一分子所含有的异氰酸酯基不到一个,则脲改性聚酯的分子量较低,耐热粘附性能恶化。
作为与聚酯预聚物(A)反应的胺类(B),可以举出二胺(B1),三价以上的多元胺(B2),氨基醇(B3),氨基硫醇(B4),氨基酸(B5),及B1~B5的氨基嵌段(block)形成的嵌段胺(B6)等。
作为二胺(B1),可以举出芳香族二胺(苯二胺,二乙基甲苯二胺,4,4′-二氨基二苯甲烷等);脂环族二胺(4,4′-二氨基-3,3′-二甲基二己基甲烷等,二胺基环己烷,异佛尔酮二胺等);及脂肪族二胺(乙二胺,四亚甲基二胺,环亚甲基二胺等)。作为三价以上的聚胺(B2),可以举出二乙三胺,三乙基四胺等。作为氨基醇(B3),可以举出乙醇胺、羟乙基苯胺等。作为氨基甲醇(B4),可以举出氨基乙硫醇,氨基丙硫醇等。作为氨基酸(B5),可以举出氨基丙氨酸、氨基正己酸等。作为嵌段胺(B6),可以举出由上述B1-B5的胺类和酮类(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酮)得到的酮胺化合物、噁唑啉(oxazolidine)化合物等。这些胺类(B)中,较好的是二胺(B1)以及二胺(B1)和少量聚胺(B2)混合的混合物。
胺类(B)的比例,作为具有异氰酸酯基的聚酯预聚物(A)中的异氰酸酯基(NCO)和胺类(B)中的氨基(NHx)的当量比(NCO)/(NHx)比值通常在1/2~2/1;较好的是1.5/1~1/1.5,更好的是,1.2/1~1/1.2。如(NCO)/(NHx)比值超过2,或是不到1/2,则脲改性聚酯的分子量低下,耐热粘附性能恶化。
在脲改性聚酯中,也可与脲键一起含有脲烷键。脲键含量和脲烷键含量的摩尔比通常在100/0~10/90;较好的是在80/20~20/80;更好的是在60/40~30/70。如脲键的摩尔比不到10%,则耐热粘附性能恶化。
上述脲改性聚酯可以通过例如单步法制备。在四丁氧基酞酸酯,二丁基锡氧化物等公知的酯化催化剂的存在下,将多元醇(PO)和多元羧酸(PC)加热到150~280℃,根据需要,边减压,边蒸馏除去生成水,得到具有羟基的聚酯。接着,在40~140℃,使得多元羧酸(PC)与其反应,得到具有异氰酸酯基的聚酯预聚物(A)。再在0~140℃,使得胺类(B)与该聚酯预聚物(A)反应,得到脲改性聚酯。
使得多元羧酸(PC)反应时,以及使得胺类(B)与聚酯预聚物(A)反应时,根据需要可以使用溶剂。作为可使用的溶剂,可以列举对聚异氰酸酯(PIC)惰性的溶剂,例如芳香族系溶剂(甲苯,二甲苯等),酮类(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等),酯类(乙酸乙酯等),酰胺类(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等),醚类(四氢呋喃等)等。
在聚酯预聚物(A)和胺(B)的交联反应和/或伸长反应中,根据需要可使用反应抑制剂,用于调整所得脲改性聚酯的分子量。作为上述反应抑制剂可以列举单胺(例如,二乙基胺,二丁基胺,丁基胺,月桂基胺等),以及将上述单胺嵌段所制备的嵌段胺(例如,酮亚胺化合物)等。
脲改性聚酯的重均分子量通常在1万以上,较好的是2万~1000万,更好的是3万~100万。若不足1万,耐热粘附性能恶化。
当使用上述未改性聚酯场合,对脲改性聚酯等的数均分子量并没有特别限定,但以容易得到上述重均分子量的数均分子量为宜。当单独使用脲改性聚酯场合,其数均分子量通常为2000~15000,较好的是2000~10000,更好的是2000~8000。若超过20000,则低温定影性及用于彩色图像形成装置时的光泽性变差。
通过并用上述脲改性聚酯和未改性聚酯,提高低温定影性及用于彩色图像形成装置时的光泽性,比单独使用脲改性聚酯场合好。此外,未改性聚酯也可包含由脲键以外的化学键进行改性的聚酯。
上述未改性聚酯和脲改性聚酯中至少一部分相溶,有利于低温定影性和耐热粘附性。因此,较好的是,上述未改性聚酯和脲改性聚酯组成类似。
未改性聚酯和脲改性聚酯的重量比通常在20/80~95/5;较好的是70/30~95/5;更好的是75/25~95/5,特别好的是80/20~93/7。如脲改性聚酯的重量比不到5%,则耐热粘附性能恶化,无法同时得到耐热保存性和低温定影性。
在本发明中,包含未改性聚酯和脲改性聚酯的粘合树脂的玻璃化温度(Tg)通常在45~65℃,较好的是45~60℃。如所述玻璃化温度(Tg)不到45℃,则色调剂的耐热性恶化,如所述玻璃化温度(Tg)超过65℃,则低温定影性不够。
脲改性聚酯树脂易存在于所得色调剂母体色粒表面,因此,与公知的聚酯系色调剂比较,即使玻璃化温度低,也显示了良好的耐热保存性。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着色剂,带电控制剂,脱模剂,外添加剂等物质,可以使用现有的上述各物质。
下面,说明色调剂制造方法,在此,表示一较佳的制造方法,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将着色剂,未改性聚酯树脂,含有异氰酸酯基的聚酯预聚物和脱模剂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制备色调剂材料液。
较好的是,有机溶剂沸点低于100℃,具有挥发性,这样,色调剂母体色粒形成后易于除去。
具体地说,可以列举例如甲苯,二甲苯,苯,四氯化碳,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氯仿,单氯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等。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其中,尤其合适的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系溶剂,以及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氯仿,四氯化碳等卤代烃。
关于有机溶剂的使用量,相对所使用的聚酯预聚物100重量份,通常,有机溶剂使用量为0~300重量份,较好的是0~100重量份,更好的是25~70重量份的范围。
在存在表面活性剂和粒状树脂下,在水性介质中使得上述色调剂材料液乳化。
作为水性介质,可以是单独的水,也可以是水与醇(例如甲醇,异丙醇,乙二醇等),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溶纤剂(例如甲基溶纤剂),低级酮类(例如丙酮,甲基乙基酮)等有机溶剂的混合物。
关于水性介质的使用量,相对色调剂材料液100重量份,通常,水性介质的使用量为50~2000重量份,较好的是100~1000重量份。若不满50重量份,色调剂材料液的分散状态差,不能得到所定粒径的色调剂粒子;但若超过2000重量份,则不经济。
为了良好地分散在水性介质中,可以适当地添加表面活性剂,树脂微粒等分散剂。
作为表面活性剂,可以列举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例如烷基苯磺酸盐、α-烯烃磺酸盐、磷酸酯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例如铵盐型(例如烷基铵盐,氨基醇脂肪酸衍生物,聚胺脂肪酸衍生物、咪唑啉等),以及季铵盐型(例如烷基三甲基铵盐、二烷基二甲基铵盐、烷基二甲基苄铵盐、吡啶
Figure C20041005663200251
盐、烷基异喹啉
Figure C20041005663200252
盐、苯索氯铵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例如脂肪酸酰胺衍生物、多价醇衍生物等;两性表面活性剂,例如丙氨酸、十二(氨基乙基)甘氨酸、二(辛基氨基乙基)甘氨酸,N-烷基-N,N二甲基甜菜碱铵等。
通过使用具有氟化烷基的表面活性剂,即使使用少量表面活性剂,也很有效。可以优选使用的具有氟化烷基的表面活性剂可以举出:碳原子数2-10的氟化烷基羧酸及其金属盐,全氟辛基磺酰谷氨酸二钠,3-[ω-氟化烷基(C6-C11)氧]-1-烷基(C3-C4)磺酸钠,3-[ω-氟化烷醇基(C6-C8)-N-乙基氨基]-1-丙烷磺酸钠,氟化烷基(C11-C20)羧酸及金属盐,全氟烷基羧酸(C7-C13)的羧酸及金属盐,全氟辛烷基磺酸二乙醇酰胺,N-丙基-N-(2-羟乙基)全氟辛烷基磺酰胺,全氟烷基(C6-C10)磺酰胺丙基三甲胺盐,全氟烷基(C6-C10)-N-乙基磺酰甘氨酸盐,单全氟烷基(C6-C16)-N-乙基磷酸酯等。
作为商品名,可以举出SURFLON S-111、S-112,S-113(旭硝子株式会社制),FRORARD FC-93、FC-95、FC-98、FC-129(住友3M公司制),UNIDYNE DS-101,DS-102(大金工业公司制),MEGAFACEF-110、F-120、F-113、F-191、F-812、F-833(大日本油墨公司制),ECTOP EF-102、103、104、105、112、123A、123B、306A、501、201、204(Tohchem产品公司制),FUTARGENT F-100、F150(Noes公司制)等。
作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举出具有氟烷基的脂肪酸伯、仲或叔胺酸,全氟烷基(C6-C10)磺酰胺丙基三甲胺盐等的脂肪酸季胺盐,苄烷铵盐,氯化苄甲乙氧铵,吡啶盐,咪唑啉
Figure C20041005663200262
盐,商品名有SURFLON S-121(旭硝子株式会社制),FRORARD FC-135(住友3M公司制),UNIDYNE DS-202(大金工业公司制),MEGAFACE F-150、F-824(大日本油墨公司制),ECTOP EF-132(Tohchem产品公司制),FUTARGENT F-300(Noes公司制)等。
加入树脂微粒是为了使得在水性介质中形成的色调剂母体色粒稳定化。为此,较好的是,使得色调剂母体色粒表面的包覆率为10~90%范围。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微粒1μm及3μm,聚苯乙烯微粒0.5μm及2μm,聚(苯乙烯-丙烯腈)微粒1μm,商品名有PB-200H(花王公司制),SGP(总研公司制),TECHNO POLYMER SB(积水化成品工业公司制),SGP-3G(总研公司制),MICROPEARL(积水FINE CHEMICAL公司制)等。
又,也可以使用例如磷酸三钙、碳酸钙、二氧化钛、硅胶、羟基磷灰石等无机化合物分散剂。
作为可以和上述无机化合物分散剂、树脂微粒并用的分散剂,也可由高分子系保护胶体使分散液滴稳定化。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α-氰基丙烯酸、α-氰基甲基丙烯酸、衣康酸、巴豆酸、富马酸、马来酸、或马来酸酐等的酸类、或是含由羟基的(甲基)丙烯酸系单体,例如,丙烯酸-β-羟基乙酯、甲基丙烯-β-羟基乙酯、丙烯酸-β-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β-羟基丙酯、丙烯酸-γ-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γ-羟基丙酯、-β-羟基乙酯、丙烯酸-3-氯-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氯-2-羟基丙酯、二乙二醇一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一甲基丙烯酸酯、丙三醇一丙烯酸乙酯、丙三醇一甲基丙烯酸乙酯、N-羟甲基-丙烯酸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酸酰胺等;乙烯醇或与乙烯醇的醚类,例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丁酸乙烯酯等;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双丙酮丙烯酰胺或其羟甲基化合物,氯丙烯酸、氯甲基丙烯酸等的酸氯化物类;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基咪唑、乙抱亚胺等的具有氮原子、或其杂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烷基胺、聚环氧丙烷烷基胺、聚环氧乙烷烷基酰胺、聚环氧丙烷烷基酰胺、聚环氧乙烷壬基苯基醚、聚环氧乙烷月桂基苯基醚、聚环氧乙烷硬脂酸苯基酯、聚环氧乙烷壬基苯基酯等的聚环氧乙烷系;如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等的纤维素类。
分散的方法并无特别的限制,可以使用低速剪切式、高速剪切式、摩擦式、高压注射式、超声波等的已知分散设备。为将分散体的粒径作成2-20μm,较好的是使用高速剪切式分散机。在使用高速剪切式分散机时,转速并无特别的限制,但通常在1000-30000rpm,较好的是在5000-20000rpm。分散时间也没有特别的限制,在批量式的场合通常为0.1-5分钟。分散时的温度通常为0-150℃(加压下),较好的是40-98℃。
在制备乳化液时,同时将胺(B)加入水性介质中,使其与含有异氰酸酯基的聚酯预聚物(A)反应。
拌随着这种反应的是聚酯预聚物(A)分子链的交联和或伸长反应。虽然可以根据胺(B)与所使用的聚酯预聚物的反应活性确定反应时间,但是反应时间通常从10分钟到40小时,优选为从2小时到24小时。反应温度为0~150℃,优选为40~98℃。
如果需要,反应中可使用公知的催化剂,例如月桂酸二丁基锡,月桂酸二辛基锡。
反应结束后,从乳化分散体(反应产物)中清除有机溶剂,然后冲洗,干燥,制得色调剂母体色粒。
为了除去有机溶剂,可以在层流搅拌状态下使整个系统缓慢升温,在一定温度区进行强力搅拌之后,脱溶剂,制得纺锤形色调剂母体色粒。又,作为分散稳定剂使用磷酸钙盐等的、可溶解于酸、碱的场合,由盐酸等的酸,在溶解磷酸钙盐之后,通过水洗等方法,从色调剂母体色粒去除磷酸钙盐。也可由其他发酵分解方法去除。
使得电荷控制剂粘附到上述所得色调剂母体色粒上,接着,将外添加剂例如硅石微粒,氧化酞微粒等无机微粒加入,得到本发明色调剂。
添加外添加剂,润滑剂调制显影剂时,可以将它们同时添加或分别添加进行混合。混合外添加剂可以使用一般的粉体混合机,但最好装备套等,这样,能调节内部温度。作为能使用的混合设备例,可以列举V型混合机,摇动混合机,Loedige混合机,诺塔混合机,亨谢尔混合机等。使得作为混合条件的回转数,转动速度,时间,温度等变化,能防止外添加剂埋入以及润滑剂在色调剂表面形成薄膜。
这样,很容易得到小粒径,且粒径分布陡的色调剂。在除去有机溶剂工序中,给与剧烈搅拌,可控制色调剂形状,形成从真球状到纺锤状之间的形状。还可控制色调剂表面状况,形成从光滑表面到梅干形状的各种所需要的表面。
上述所制备的色调剂可以与磁性载体混合,作为双组分系显影剂。此时,较好的是,相对载体100重量份,色调剂为1~10重量份。另外,本发明的色调剂也可以用作不使用载体的单组分系的磁性色调剂,或非磁性色调剂。
可以将上述润滑剂L的涂布装置7构成为所谓处理卡盒。将润滑剂L涂布在感光体1上,减少感光体1和清洁刮板2a,8a的摩耗,再加上设有复数清洁装置,因此,能确保非常好的清洁性,能防止充电辊3a的污染,实现感光体1和充电辊3a长寿命。
在使用该处理卡盒的装置中,由于处理卡盒寿命长,延长了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处理卡盒更换周期,减轻更换的麻烦。在使用若干个上述处理卡盒的装置中,能进一步大大地提高操作性,维护保养性。
下面说明本发明实例。
先参照图1说明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图像形成。
通过充电装置3使得感光体1均一带电。曝光装置4动作,来自LD光源的光经光学部件到达记有a,b,c,d的感光体1上,分别写入与各色相对应的信息,形成潜像。感光体1上的潜像在显影装置5被显影,这样,由色调剂构成的显像形成并保持在感光体1表面上。通过第一转印辊6a,将上述色调剂像转印在与感光体1同步移动的中间转印带10的表面上。用清洁装置2除去感光体1表面上残存的色调剂,备作此后成像。这时,在上述清洁装置2清洁后,涂布装置7向感光体1供给润滑剂L,润滑剂L在涂布板7a与感光体1之间受到压力,在感光体1上形成薄膜。该薄膜不仅可以在图像形成时形成,也可以在感光体1回转时实行,在图像形成前在感光体1上形成薄膜。所形成的薄膜非常薄,对于充电装置3对感光体1的充电影响小,不会引起带电不匀或转印不匀等图像形成问题。
被显影的感光体1上的色调剂与中间转印带10接触,受第一转印辊6a推压,并施加显影偏压,色调剂像从感光体1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上。这时,由于形成在感光体1上的薄膜,感光体1的摩擦系数为0.3以下,色调剂与感光体1的附着力小,易分离,转印率高,且使用平均圆形度为0.93以上的球形化色调剂,因此,能忠实地按转印电场转印,得到高精细的转印图像。由于转印率高,未转印色调剂少,能减少清洁刮板2a负担,能延长清洁刮板寿命。
中间转印带10载置从上述记有a的感光体1上转印的色调剂像,朝箭头方向移动。在记有b的感光体1处,叠合转印其他色的色调剂像,在记有c,d的感光体1处,也同样进行叠合转印,最终形成四色叠合的色调剂像。
图1所示型式为串列型式,在四个感光体上形成图像,中间转印带10移动,实现成像,这种型式的成像时间可以短缩。中间转印带10移动到所定处,开始供给转印纸P。供纸辊22朝箭头所示方向回转,供给供纸装置20内位于最上部的转印纸P,将转印纸P运向一对定位辊28。转印纸P经一对定位辊28,被送入中间转印带10与运送带100之间,通过第二转印辊110将中间转印带10表面的色调剂像一次性地转印在转印纸P的一面上。一对定位辊28以合适的时间送出转印纸P,以使转印时转印纸P与图像位置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感光体1上成像的色调剂的极性为负,给与第一转印辊6a正电荷,感光体1上的色调剂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上。给与第二转印辊110正电荷,中间转印带10上的色调剂转印到转印纸P上。
通过上述步骤,在转印纸P两面上转印色调剂像,然后送向定影装置30,对转印纸P上的色调剂像进行定影,再经运送通道31,排纸辊32排出到装置本体上部的排纸台40。
清洁装置250设有刷辊,回收辊等,对运送带100进行清除,除去色调剂或纸粉等,回收到收纳部。
上面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作种种变更,它们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若干色的色调剂形成彩色图像,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即使是形成单色图像,也能适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

Claims (17)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像载置体,在其表面形成潜像;
充电装置,对上述像载置体进行充电,使得像载置体表面均一带电;
曝光装置,根据图像数据对上述带电的像载置体表面进行曝光,写入潜像;
显影装置,向形成在上述像载置体表面的潜像供给色调剂,使得潜像成为可视像;
清洁装置,清洁上述像载置体表面;
转印装置,将上述像载置体表面的可视像直接转印在记录媒体上,或先转印在中间转印体上后,再转印在记录媒体上;
定影装置,对记录媒体上的色调剂像进行定影;
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涂布装置,设在上述清洁装置和充电装置之间,用涂布板使得收纳的润滑剂在上述像载置体上形成薄层,
上述涂布装置中使用的润滑剂为粉体状,体积平均粒径处于0.1~3.0mm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涂布装置设有供给辊,上述供给辊包括纤维状刷;
用上述供给辊将润滑剂涂布在上述像载置体上后,用涂布板形成薄层。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涂布装置设有供给辊,上述供给辊包括若干薄膜;
用上述供给辊将润滑剂涂布在上述像载置体上后,用涂布板形成薄层。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个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若干清洁装置,沿着像载置体移动方向,第一清洁装置位于最上游;
上述涂布装置配置在上述第一清洁装置的下游侧。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第二清洁装置配置在上述第一清洁装置的下游侧,该第二清洁装置设有清洁刮板;
上述涂布装置配置在上述第一清洁装置和第二清洁装置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清洁装置设有清洁刮板;
上述第二清洁装置的清洁刮板的相接压力比第一清洁装置的清洁刮板的相接压力小。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个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涂布装置设有给与机械振动或冲击的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个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涂布装置设在包含像载置体中心的水平面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个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润滑剂为脂肪酸金属盐;
上述脂肪酸金属盐中的金属从锌,铁,钙,铝,锂,镁,锶,钡,铈,钛,锆,铅,锰中选择;
上述脂肪酸金属盐中的脂肪酸是从月桂酸,硬脂酸,油酸,软脂酸,肉豆蔻酸中选择的至少一种脂肪酸。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个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充电装置设有充电部件,该充电部件与像载置体处于非接触状态,对该充电部件施加直流和交流叠合的偏压。
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个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使用的色调剂的体积平均粒径为10μm以下,体积平均粒径和个数平均粒径之比即分散度处于1.00~1.40范围。
12.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个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使用的色调剂的平均圆形度处于0.93~1.00范围。
13.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个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使用的色调剂的SF-1处于100~180范围,SF-2处于100~180范围,其中SF-1表示色调剂形状的圆度的比例,SF-2表示色调剂形状的凹凸的比例。
1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个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使用的色调剂的外观形状大致呈球形状,设长轴为r1,短轴为r2,厚度为r3,r1≥r2≥r3,r2/r1处于0.5~1范围,r3/r2处于0.7~1范围。
1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个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色调剂是使得至少包括聚酯预聚物、聚酯树脂、着色剂和脱模剂的色调剂组成材料在水系介质中在存在树脂微粒下,发生交联和/或伸长反应制得的,上述聚酯预聚物包含含有氮原子的官能团。
16.一种处理卡盒,能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装卸,包括:
像载置体,载置潜像;
从充电装置,显影装置,清洁装置选择的至少一种装置,上述充电装置设有充电部件,使得充电部件接触或接近上述像载置体表面,进行充电,上述显影装置设有显影剂载置体,色调剂载置在该显影剂载置体上,使得色调剂附着到上述像载置体的潜像上,进行显影,上述清洁装置除去残留在上述像载置体上的色调剂;
其特征在于,上述处理卡盒进一步包括涂布装置,设在上述清洁装置和充电装置之间,用涂布板使得收纳的润滑剂在上述像载置体上形成薄层,
上述涂布装置中使用的润滑剂为粉体状,体积平均粒径处于0.1~3.0mm范围。
17.根据权利要求16中所述的处理卡盒,其特征在于,上述处理卡盒使用上述权利要求2-8中任一个所述的涂布装置。
CNB2004100566326A 2003-08-22 2004-08-13 图像形成装置及处理卡盒 Active CN10055751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98509/03 2003-08-22
JP2003298509A JP2005070276A (ja) 2003-08-22 2003-08-22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これらに用いるトナー
JP298509/2003 2003-08-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84750A CN1584750A (zh) 2005-02-23
CN100557515C true CN100557515C (zh) 2009-11-04

Family

ID=34308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566326A Active CN100557515C (zh) 2003-08-22 2004-08-13 图像形成装置及处理卡盒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209698B2 (zh)
EP (1) EP1521138B1 (zh)
JP (1) JP2005070276A (zh)
KR (1) KR100630485B1 (zh)
CN (1) CN100557515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70276A (ja) 2003-08-22 2005-03-1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これらに用いるトナー
JP4368702B2 (ja) 2004-03-11 2009-11-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帯電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US7043188B2 (en) * 2004-03-30 2006-05-09 Xerox Corporation Cleaning device for cleaning a moving surface
US7295788B2 (en) * 2004-04-26 2007-11-13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JP4621470B2 (ja) * 2004-08-19 2011-01-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廃トナー回収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WO2006062229A1 (en) * 2004-12-10 2006-06-15 Ricoh Company, Limite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lubricant applying device, transfer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and toner
US7373101B2 (en) * 2004-12-28 2008-05-13 Ricoh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age forming and effectively applying lubricant to an image bearing member
JP4686223B2 (ja) * 2005-03-18 2011-05-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4647385B2 (ja) * 2005-04-28 2011-03-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330457A (ja) * 2005-05-27 2006-12-0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580293B2 (ja) * 2005-06-30 2010-11-10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JP4866585B2 (ja) * 2005-08-08 2012-02-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潤滑剤塗布装置及び潤滑剤塗布装置を有す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4480166B2 (ja) * 2005-08-11 2010-06-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塗布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EP1764661A3 (en) 2005-09-14 2007-04-18 Ricoh Company, Ltd. Lubricant applicato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using the lubricant applicator,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JP5167603B2 (ja) * 2005-09-14 2013-03-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組み立て方法
JP4866046B2 (ja) * 2005-09-16 2012-02-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潤滑剤塗布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24110B2 (ja) 2005-09-22 2013-01-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潤滑剤供給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押圧装置
JP2007148298A (ja) * 2005-11-01 2007-06-14 Ricoh Co Ltd ブレード、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塗布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885526B2 (ja) * 2005-11-30 2012-02-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48810A (ja) * 2006-03-16 2007-09-2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756548B2 (ja) 2006-04-20 2011-08-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潤滑剤供給装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1847883B1 (en) * 2006-04-21 2012-12-26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007304301A (ja) * 2006-05-11 2007-11-22 Ricoh Co Ltd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328081A (ja) * 2006-06-07 2007-12-20 Ricoh Co Ltd 潤滑剤塗布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15435A (ja) * 2006-07-10 2008-01-24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20819A (ja) * 2006-07-14 2008-01-3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ユニット
JP2008020810A (ja) * 2006-07-14 2008-01-3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40012A (ja) * 2006-08-03 2008-02-2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96948A (ja) * 2006-09-12 2008-04-24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5037079B2 (ja) * 2006-09-19 2012-09-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37909B2 (ja) * 2006-11-22 2012-10-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像担持体用保護剤、及び保護層形成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4801574B2 (ja) * 2006-12-11 2011-10-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像担持体用保護剤、及び保護層形成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KR100833580B1 (ko) 2006-12-19 2008-05-30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토너의 제조방법 및 그 방법에 따라 제조된 토너
JP2008165060A (ja) * 2006-12-28 2008-07-1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889028B2 (ja) * 2007-02-15 2012-02-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転写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80247783A1 (en) * 2007-04-04 2008-10-0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developing agent
JP2010529502A (ja) * 2007-06-08 2010-08-26 キャボット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カーボンブラック、トナー、及び複合材料、並びに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JP5081641B2 (ja) 2007-06-15 2012-11-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7885595B2 (en) * 2007-09-04 2011-02-08 Ricoh Company Limited Lubricant applicator, process cartridge including sam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JP5108610B2 (ja) * 2007-09-04 2012-12-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潤滑性付与剤塗布装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135318B2 (en) * 2007-09-11 2012-03-1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secondary transfer unit
JP5130862B2 (ja) * 2007-10-16 2013-01-30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073454B2 (ja) * 2007-11-09 2012-11-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潤滑剤塗布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70640B2 (ja) * 2007-11-30 2013-12-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055627B2 (ja) * 2008-05-19 2012-10-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像担持体保護剤、保護層形成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82160A (ja) * 2008-05-20 2009-12-03 Ricoh Co Ltd 像担持体保護剤、保護層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5262315B2 (ja) 2008-06-06 2013-08-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20100054829A1 (en) * 2008-09-03 2010-03-04 Ricoh Company, Ltd. Protective layer form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JP5267208B2 (ja) 2009-02-25 2013-08-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67210B2 (ja) * 2009-02-25 2013-08-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93410B2 (ja) * 2009-03-18 2014-05-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30907A (ja) * 2009-03-26 2010-10-14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1170155A (ja) * 2010-02-19 2011-09-01 Fuji Xerox Co Ltd 清掃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潤滑剤
JP5454905B2 (ja) * 2010-02-23 2014-03-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515860B2 (ja) 2010-03-02 2014-06-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潤滑剤塗布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JP5585152B2 (ja) * 2010-03-24 2014-09-1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粒子供給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US8953986B2 (en) 2010-04-27 2015-02-10 Ricoh Company, Limited Powder container, powder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10286777A1 (en) * 2010-05-19 2011-11-24 Akihiro Sugino Lubrican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using same
JP5641407B2 (ja) * 2010-08-09 2014-12-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10151B2 (ja) 2010-11-30 2014-10-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252152A (ja) * 2011-06-02 2012-12-20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56430A (ja) * 2012-01-30 2013-08-15 Ricoh Co Ltd トナー、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927762B2 (en) 2016-05-31 2018-03-27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Biased lubricant applicator brush in imaging device
US10120324B2 (en) 2016-12-07 2018-11-06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Lubricant metering for photoconductor in imaging device
JP7077730B2 (ja) * 2018-04-05 2022-05-3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方法
JP2023029103A (ja) * 2021-08-20 2023-03-03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Family Cites Families (6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50772A (en) * 1980-04-23 1981-11-21 Ricoh Co Ltd Toner concentration controlling method
JPS5840576A (ja) * 1981-09-03 1983-03-09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4885466A (en) * 1987-09-25 1989-12-05 Ricoh Company, Ltd. Corona wire cleaning device utilizing a position detection system
JP2962919B2 (ja) * 1991-03-01 1999-10-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535155A (ja) * 1991-07-26 1993-02-1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3467061B2 (ja) * 1993-06-25 2003-11-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操作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5596395A (en) * 1994-09-21 1997-01-21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ts control system having a single device for moving a charging member and a transfer member
JPH08101589A (ja) * 1994-09-30 1996-04-1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08166705A (ja) * 1994-10-11 1996-06-25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08278707A (ja) * 1995-02-10 1996-10-2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5678125A (en) * 1995-05-17 1997-10-14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H09190045A (ja) * 1996-01-10 1997-07-22 Canon Inc 接触帯電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EP0784244B1 (en) * 1996-01-10 2003-03-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JPH1069155A (ja) * 1996-05-29 1998-03-10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DE69717545T2 (de) * 1996-06-18 2003-11-20 Ricoh Kk Tonerzuführeinrichtung und Bilderzeugungsgerät
JPH1073976A (ja) * 1996-07-03 1998-03-1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396141B2 (ja) * 1996-12-16 2003-04-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CN1115610C (zh) * 1997-01-14 2003-07-23 株式会社理光 再循环墨粉分级装置
KR100283816B1 (ko) * 1997-01-17 2001-03-02 이토가 미찌야 화상담지체와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화상형성장치
US5923936A (en) * 1997-03-27 1999-07-13 Ricoh Company, Ltd. Cleaning device for an image transfer belt device
KR100370539B1 (ko) 1997-04-03 2005-01-15 가부시키가이샤 리코 화상형성장치및방법
DE69818912T2 (de) * 1997-06-18 2004-08-19 Canon K.K. Toner, Zweikomponenten-Entwickler und Bilderzeugungsverfahren
JP3654560B2 (ja) 1997-08-18 2005-06-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167251A (ja) 1997-10-03 1999-06-2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H11184340A (ja) 1997-12-24 1999-07-09 Konica Corp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11282223A (ja) 1998-02-02 1999-10-15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光学検知システム
JPH11338212A (ja) 1998-03-25 1999-12-10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753862B2 (ja) 1998-03-26 2006-03-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3565709B2 (ja) 1998-04-10 2004-09-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式画像形成装置
US6060205A (en) * 1998-04-17 2000-05-09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0122448A (ja) 1998-10-13 2000-04-2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172222C (zh) 1998-10-14 2004-10-20 株式会社理光 墨粉浓度控制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
JP3577228B2 (ja) 1998-10-16 2004-10-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る作像ユニット
US6295437B1 (en) * 1998-12-28 2001-09-25 Ricoh Company,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n image using a developing device capable of obtaining a high quality image
CN1138185C (zh) 1999-01-14 2004-02-11 株式会社理光 检测密封部件是否除去的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US6562529B1 (en) * 1999-04-08 2003-05-13 Ricoh Company, Ltd. Electrophotographic drum-shaped photoconducto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3588029B2 (ja) 1999-04-09 2004-11-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式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20020076238A1 (en) * 1999-04-21 2002-06-20 Akihiko Itami Image forming method
JP3959222B2 (ja) 1999-05-06 2007-08-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330443A (ja) * 1999-05-21 2000-11-30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4070387B2 (ja) 1999-06-21 2008-04-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194867A (ja) 2000-01-13 2001-07-1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帯電ローラ
JP4063498B2 (ja) * 2000-03-02 2008-03-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049275A (ja) * 2000-08-02 2002-02-1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139889A (ja) 2000-11-02 2002-05-1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21805A (ja) 2000-11-21 2002-08-09 Ricoh Co Ltd リサイクル感光体及びリサイクル感光体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リサイクル感光体の寿命診断方法
US6806015B2 (en) * 2001-02-06 2004-10-19 Konica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method using flattened spheroidal toner
JP3916214B2 (ja) * 2001-03-15 2007-05-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3854171B2 (ja) 2001-03-22 2006-12-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感光体リサイクル装置、感光体リサイクル方法
JP2003029550A (ja) * 2001-07-13 2003-01-3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6889023B2 (en) 2001-08-24 2005-05-03 Ricoh Company, Ltd. Charg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JP2003091100A (ja) * 2001-09-19 2003-03-28 Ricoh Co Ltd 乾式トナー及び該トナー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98926A (ja) * 2001-09-20 2003-04-04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40518A (ja) 2001-11-01 2003-05-16 Canon Inc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潤滑剤塗布装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兼潤滑剤塗布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6807390B2 (en) 2002-04-12 2004-10-19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895209B2 (en) 2002-04-19 2005-05-17 Ricoh Company, Ltd. Clea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2004004209A (ja) 2002-05-31 2004-01-0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DE60319912T2 (de) 2002-06-03 2009-04-16 Ricoh Co., Ltd. Bilderzeugungsgerät mit einer Reinigungsklinge
US7010246B2 (en) 2002-06-10 2006-03-07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drum unit, image forming module, and method of insertion and removal of a damper into and from an image carrier drum
JP4021712B2 (ja) 2002-06-13 2007-12-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方式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複写機
JP4037189B2 (ja) 2002-07-04 2008-01-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方式のクリーナレス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4409880B2 (ja) 2002-11-14 2010-02-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クリーニング部材、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177555B2 (en) 2003-01-15 2007-02-13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proces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5070276A (ja) 2003-08-22 2005-03-1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これらに用いるトナ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630485B1 (ko) 2006-10-02
CN1584750A (zh) 2005-02-23
KR20050020696A (ko) 2005-03-04
US7209698B2 (en) 2007-04-24
EP1521138A3 (en) 2005-07-20
US20050152722A1 (en) 2005-07-14
EP1521138A2 (en) 2005-04-06
JP2005070276A (ja) 2005-03-17
EP1521138B1 (en) 2014-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7515C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处理卡盒
CN100394314C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处理卡盒
CN100440075C (zh) 处理盒和成像装置
CN1837984B (zh) 中间转印体的清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4418192B2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673071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0356274C (zh) 充电辊清洁机构,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303563A (zh) 润滑剂平整刮板,润滑剂供给装置,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0535794C (zh) 成像设备,润滑剂施加装置,转印装置,处理筒和墨粉
CN100504644C (zh) 显影装置,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08096948A (ja)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N100501604C (zh) 润滑剂涂布装置,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546162A (zh) 显影装置及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处理卡盒
CN103777490A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处理卡盒
US7295796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temporary toner holding device and a toner collecting device
JP5101797B2 (ja) 潤滑剤塗布手段を備えた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88585A (ja)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N1979357A (zh) 处理卡盒,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1452246B (zh) 显影装置,色调剂卡盒,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JP5471171B2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02053548B (zh) 带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782910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处理卡盒
JP2010139637A (ja) 潤滑剤塗布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N101145022A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处理卡盒
JP200801543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