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66572A - 气囊及气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囊及气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66572A
CN101466572A CNA2007800220601A CN200780022060A CN101466572A CN 101466572 A CN101466572 A CN 101466572A CN A2007800220601 A CNA2007800220601 A CN A2007800220601A CN 200780022060 A CN200780022060 A CN 200780022060A CN 101466572 A CN101466572 A CN 1014665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joint portion
wire joint
rear panel
a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2206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66572B (zh
Inventor
安部和宏
熊谷雅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ka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aka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kata Corp filed Critical Taka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665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665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665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6657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9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ven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42Tear seams

Abstract

提供一种外周侧的线状结合部能够在内周侧的线状结合部整体断裂后才开始断裂的气囊及具有该气囊的气囊装置,前片(12)及后片(14)中,各中央部和周缘部之间的中途部彼此通过线状结合部(22、24、26)以可解除结合的方式结合;在各线状结合部(22、24、26)的延伸方向中途部,形成作为这些结合部的断裂起点的连通部(23、25、27);径向相邻的线状结合部(22、24)的连通部(23、25)、及线状结合部(24、26)的连通部(25、27)隔着气囊(10)的中心分别位于彼此相反的一侧。

Description

气囊及气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囊,其中,气囊的乘员侧的前片及其相反侧的后片在各自的中央部和周缘部之间的中途部通过沿着气囊圆周方向大致以同心状延伸的多个环形线状结合部以可解除结合的方式结合,尤其涉及一种在各线状结合部的延伸方向的中途部设有局部中断该前片和后片的结合并将该线状结合部的内周侧和外周侧连通的连通部的气囊。并且,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该气囊的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气囊的乘员侧的前片及其相反侧的后片在各自的中央部和周缘部之间的中途部通过沿着气囊圆周方向大致以同心状延伸的多个环形线状结合部以可解除结合的方式结合(例如日本特开平8—156730号公报等)。当气囊的内部压力达到规定值以上时,这种可解除结合的线状结合部断裂,以解除前片和后片的结合。
从气体发生器向这种构成的气囊内提供气体而使该气囊膨胀时,在该气囊的内部压力达到规定值以上之前,不解除线状结合部对前片和后片的结合,因此气囊中、比该线状结合部靠近外周侧的部分的膨胀受到限制。因此,通过来自气体发生器的气体使气囊内的压力迅速上升。
当气囊的内部压力达到规定值以上时,各线状结合部断裂,以解除前片和后片的结合。其结果是,气囊可膨胀至其最外周部。此时,从最内周侧线状结合部到最外周侧线状结合部依次(阶段性地)断裂,由此,在从气囊膨胀的初始阶段到膨胀结束的期间内,气囊的内部均维持较高的压力。
为了使线状结合部从规定位置开始断裂,上述日本特开平8—156730号公报的图2中记载了:在线状结合部(日本特开平8—156730号公报中称为缝合部)的延伸方向的中途部设置了连通部(在日本特开平8—156730中没有称呼),该连通部局部中断该前片和后片的结合,并将线状结合部的内周侧和外周侧连通。这种结构中,当气囊的内部压力达到规定值以上时,应力集中到面向连通部的线状结合部的端部,线状结合部从该端部开始断裂。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56730号公报
在上述日本特开平8—156730号公报的图2中,最内周侧线状结合部的连通部、最外周侧线状结合部的连通部以及它们之间的线状结合部的连通部均沿着气囊圆周方向以彼此重合的位置关系(相同相位)进行配置。
若如上所述地将内周侧线状结合部的连通部和外周侧线状结合部的连通部配置在沿着气囊圆周方向彼此重合的位置、或比较靠近的位置上,则内周侧线状结合部开始断裂后,气囊的内部压力立刻作用于外周侧线状结合部的连通部上,在该内周侧线状结合部整体未断裂结束时,该外周侧的线状结合部即有可能也开始断裂。
这种情况下,在气囊的圆周方向上,局部地断裂到最外周侧线状结合部,或线状结合部中远离该连通部的部位会局部地保持未断裂的状态,气囊难以在其圆周方向上均等地膨胀。
进一步,在上述日本特开平8—156730号公报的图2中,由于通气孔设置在最外周侧线状结合部的连通部附近,因此当未断裂到最外周侧线状结合部时,气囊内的气体可能会通过该连通部而直接从通气孔流到气囊外。此时,可能产生气囊的内部压力上升延迟,随之导致线状结合部的断裂延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周侧线状结合部在内周侧线状结合部整体断裂后才开始断裂的气囊及具有该气囊的气囊装置。
并且,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了一种在最外周侧线状结合部整体断裂后能够使气囊内的气体从通气孔流到气囊外的气囊及具有该气囊的气囊装置。
本发明的气囊具有配置在乘员侧的前片及配置在乘员相反侧的后片,该前片及后片的周缘部彼此结合,在该后片的中央设有气体发生器用的开口,该气囊的特征在于,该前片及后片各自的中央部和周缘部之间的中途部彼此通过沿着气囊圆周方向延伸设置的环形线状结合部以可解除结合的方式结合,该线状结合部大致以同心状设有多个,在各线状结合部的延伸方向的中途部设有连通部,该连通部局部中断该前片和后片的结合并将线状结合部的内周侧和外周侧连通,在径向相邻的该线状结合部之间,各个连通部隔着该气囊的中心而位于彼此相反的一侧。
本发明的气囊装置具有本发明的上述气囊及使该气囊膨胀的气体发生器。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气囊膨胀的进行过程,是该气囊及气囊装置的剖面图。
图2表示图1的气囊膨胀的进行过程,是该气囊及气囊装置的剖面图。
图3表示图1的气囊膨胀的进行过程,是该气囊及气囊装置的剖面图。
图4表示图1的气囊膨胀的进行过程,是该气囊及气囊装置的剖面图。
图5是图1的气囊的线状结合部开始断裂前的平面图。
图6是表示图1的气囊的线状结合部的断裂进行过程的平面图。
图7是表示图1的气囊的线状结合部的断裂进行过程的平面图。
图8是表示图1的气囊的线状结合部的断裂进行过程的平面图。
图9是表示图1的气囊的线状结合部的断裂进行过程的平面图。
图10是表示图1的气囊的线状结合部的断裂进行过程的平面图。
图11是表示图1的气囊的线状结合部的断裂进行过程的平面图。
图12表示另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气囊膨胀的进行过程,是该气囊及气囊装置的剖面图。
图13表示图12的气囊膨胀的进行过程,是该气囊及气囊装置的剖面图。
图14表示图12的气囊膨胀的进行过程,是该气囊及气囊装置的剖面图。
图15是图12的气囊的线状结合部开始断裂前的平面图。
图16是表示图12的气囊的线状结合部的断裂进行过程的平面图。
图17是表示图12的气囊的线状结合部的断裂进行过程的平面图。
图18是表示图12的气囊的线状结合部的断裂进行过程的平面图。
图19是又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气囊的线状结合部断裂前的平面图。
图20是图19的气囊中的后片的盖部件设置部附近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方式的气囊具有配置在乘员侧的前片及配置在乘员相反侧的后片,该前片及后片的周缘部彼此结合,在该后片的中央设有气体发生器用的开口,该气囊的特征在于,该前片及后片各自的中央部和周缘部之间的中途部彼此通过沿着气囊圆周方向延伸设置的环形线状结合部以可解除结合的方式结合,该线状结合部大致以同心状设有多个,在各线状结合部的延伸方向的中途部设有连通部,该连通部局部中断该前片和后片的结合并将线状结合部的内周侧和外周侧连通,在径向相邻的该线状结合部之间,各连通部隔着该气囊的中心而位于彼此相反的一侧。
第2方式的气囊的特征在于,在第1方式中,面向该连通部的该线状结合部的两端侧向该气囊的中央侧延伸。
第3方式的气囊的特征在于,在第1或第2方式中,在该后片中、比处于最外周侧的线状结合部靠近外周侧的区域设有通气孔,最外周侧的线状结合部的上述连通部与该通气孔隔着该气囊的中心而位于彼此相反的一侧。
第4方式的气囊的特征在于,在第1至第3方式的任一方式中,在该后片上设置了通气孔,在该气囊的内部设有覆盖该通气孔的盖部件,该盖部件的一端侧至少通过最外周侧的线状结合部与该前片及后片结合,另一端侧通过与该线状结合部不同的结合单元与该后片结合,最外周侧的线状结合部的上述连通部位于隔着该气囊的中心而与该盖部件的该一端侧的一侧。
第5方式的气囊装置是具有气囊和使该气囊膨胀的气体发生器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囊是第1至第4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气囊。
在本发明的气囊及气囊装置中,在各线状结合部的延伸方向的中途部形成有连通部,该连通部中断前片和后片的结合并将线状结合部的内周侧和外周侧连通,当气囊内的压力达到规定值以上时,各线状结合部从面向该连通部的两端侧开始断裂。该线状结合部的断裂从该两端侧向该线状结合部的延伸方向的中间附近、即隔着气囊中心而位于与该连通部相反一侧的部分来进行。
在本发明中,在径向相邻的线状结合部之间,各个连通部隔着该气囊中心而位于彼此相反的一侧。换言之,径向相邻的线状结合部之间的、外周侧线状结合部的连通部即该外周侧线状结合部的断裂开始位置位于内周侧的线状结合部的断裂终点附近。因此,在内周侧线状结合部整体断裂结束之前,气囊的内部压力难以作用于外周侧线状结合部的连通部上,这样一来,内周侧线状结合部整体断裂后,外周侧线状结合部才开始断裂。
如第2方式所示,使面向连通部的线状结合部的两端侧向气囊中央侧延伸,从而易于使因气囊内部压力产生的应力集中到线状结合部的两端侧,可使线状结合部从其两端侧可靠地开始断裂。
在第3方式中,由于在后片中、最外周侧线状结合部的外周侧,、且该线状结合部的断裂终点附近配置通气孔,因此在最外周侧线状结合部整体断裂之前,该通气孔不易变为打开状态。因此,可防止各线状结合部断裂未结束时气体即从该通气孔白白流出到气囊外。
在第4方式中,设有从气囊内侧覆盖通气孔的盖部件。该盖部件的一端侧至少通过最外周侧线状结合部与前片及后片结合,另一端侧通过与线状结合部不同的其他结合单元与后片结合。该盖部件的一端侧位于隔着气囊中心与最外周侧线状结合部的连通部相反的一侧,即最外周侧线状结合部的断裂终点附近。
因此,在最外周侧线状结合部的断裂结束之前,不解除该线状结合部对该盖部件的一端侧和前片及后片的结合,通气孔处于被该盖部件关闭的状态。这样一来,可防止气体在所有线状结合部断裂结束之前从通气孔流出到气囊外。
此外,在第4方式中,当最外周侧线状结合部整体断裂后,盖部件的一端侧与前片及后片的结合被解除,该盖部件的一端侧变为自由状态。因此,该盖部件被气囊的内部压力从通气孔推出到气囊外,其结果是,通气孔变为打开状态。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图4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气囊膨胀的进行过程,是该气囊及气囊装置的剖面图。图5是该气囊的线状结合部断开始裂前的平面图。图6~图11是表示该线状结合部的断裂进行过程的平面图。图5~图11是从后片一侧观察气囊时的图。
此外,图1表示第1周线状结合部断裂前的情况。图2表示第2周线状结合部断裂前的情况。图3表示第3周线状结合部断裂前的情况。图4表示第3周线状结合部断裂后的情况。图6表示第1周线状结合部刚开始断裂后的情况。图7表示第1周线状结合部即将断裂结束前的情况。图8表示第2周线状结合部刚开始断裂后的情况。图9表示第2周线状结合部即将断裂结束前的情况。图10表示第3周线状结合部刚开始断裂后的情况。图11表示第3周线状结合部即将断裂结束前的情况。
该实施方式的气囊10是汽车的驾驶座用气囊。
该气囊10利用由线等构成的接缝15将分别由圆形织布构成的前片12和后片14的外周缘部彼此缝合而形成袋状。该接缝15是在气囊10的内部压力达到规定值以上时也不会断裂的高强度接缝。
后片14上设有充气机(气体发生器)用开口16及通气孔18。该充气机用开口16配置在后片14的中央。在该充气机用开口16的周围设有螺栓插通孔20。在该实施方式中,该通气孔18比较靠近后片14的周缘部(接缝15)地设置。
后片14中、比该充气机用开口16及螺栓插通孔20靠近外周侧且比通气孔18靠近内周侧的区域和后片12中与上述区域相对的区域由环形的线状结合部22、24、26以可解除结合的方式结合,其中线状结合部22、24、26以环绕该充气机用开口16的周围的方式沿着气囊10的圆周方向延伸。
当气囊10的内部压力达到规定值以上时,各线状结合部22、24、26断裂,以解除前片12和后片14的结合。各线状结合部22、24、26例如可由在施加规定张力时断开的缝线(撕裂线)等构成,但不限于此。
如图5所示,这些线状结合部22、24、26大致以同心状延伸设置。以下,从最内周侧开始将各线状结合部22、24、26的位置称为第1周(线状结合部22)、第2周(线状结合部24)及第3周(线状结合部26)。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将第1周(最内周侧)的线状结合部22配置在距气囊10的中心的半径为400~600毫米,特别优选为450~550毫米。径向相邻的线状结合部22、24之间的间隔、线状结合部24、26之间的间隔优选为10~50毫米,特别优选为20~40毫米。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共3周线状结合部22、24、26,也可设置2周或4周以上。
各线状结合部22、24、26的延伸方向的中途部上分别形成了连通部23、25或27,连通部23、25或27局部地中断前片12和后片14的结合并将线状结合部22、24、26的内周侧和外周侧连通。
如图5所示,在径向相邻的线状结合部22、24之间及线状结合部24、26之间,各连通部23、25及连通部25、27分别隔着气囊10的中心位于彼此相反的一侧。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周的线状结合部22的连通部配置在气囊10的中心的正下侧,第2周的线状结合部24的连通部配置在气囊10的中心的正上侧,第3周的线状结合部26的连通部配置在气囊10的中心的正下侧。
上述通气孔18位于比最外周侧的线状结合部26靠近气囊10外周的一侧,并且位于隔着气囊10而与该线状结合部26的连通部27相反的一侧,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该气囊10的中心的正上侧。
但各连通部23、25、27及通气孔18的配置不限于此。例如,各连通部23、25、27及通气孔18也可隔着气囊10的中心而在左侧和右侧交替配置。或者,各连通部23、25、27及通气孔18也可隔着气囊10的中心而在斜上侧和斜下侧交替配置。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面向各连通部23、25、27的各线状结合部22、24、26的两端侧分别向气囊10的中心侧延伸。以下,将各线状结合部22、24、26中这样向气囊10的中心侧延伸的两端侧称为径向延伸部22a、24a、26a,将此外的沿着圆周方向延伸的部分称为圆周方向延伸部(省略附图标记)。
各径向延伸部22a、24a、26a平缓地弯曲,同时与各线状结合部22、24或26的圆周方向延伸部的两端相连。
此外,图1~图3中的附图标记L1表示从气囊10的中心到线状结合部22的圆周方向延伸部的半径相等的位置。附图标记L2表示从气囊10的中心到线状结合部24的圆周方向延伸部的半径相等的位置。附图标记L3表示从气囊10的中心到线状结合部26的圆周方向延伸部的半径相等的位置。
在用于安装该气囊10的保持器30的中央设置与后片14的充气机用开口16重叠的充气机安装口(省略附图标记),在其周围设置与该后片14的螺栓插通孔20重叠的螺栓插通孔(省略附图标记)。
充气机36大致为圆柱状,在其筒轴方向的前端侧的侧周面上设有气体喷出口36。从该充气机36的筒轴方向的中途部分(该气体喷出口36a的后端侧)的侧周面突出设置用于固定充气机的凸缘38。该凸缘38上设有与保持器30的螺栓插通孔重叠的螺栓插通孔(省略附图标记)。该充气机36的前端侧嵌装到保持器30的充气机安装口中。
在将气囊10安装到保持器30上时,通过压环42将后片14的充气机用开口16的周缘部固定到该保持器30的充气机安装口的周缘部上。嵌装在该充气机安装口中的充气机36的前端侧通过该充气机用开口16插入到气囊10内。
此时,将压环42的双头螺栓44插通到后片14、保持器30及凸缘38的各螺栓插通孔中。并且,将螺母46拧到该双头螺栓44的前端,从而将气囊10及充气机36固定到保持器30上。
之后,对气囊10进行折叠,并将模块罩48安装到保持器30上,以覆盖该气囊10的折叠体,从而构成气囊装置。但也可在将气囊10安装到保持器30上之前,先折叠气囊10。
该气囊装置设置在汽车的方向盘(省略图示)中。
当搭载有该气囊装置的车辆发生碰撞时等,充气机36启动,向气囊10内喷出气体。气囊10借助该气体进行膨胀并推开模块罩48,在车室内展开,以约束驾驶座上的乘员。
此时,当气囊10的内部压力达到规定值以上时,如图1所示,不解除各线状结合部22、24、26对前片12和后片14的结合,因此气囊10中的、位于各线状结合部22、24、26的外周侧的部分的膨胀受到限制。因此,通过来自充气机36的气体使气囊10的内部压力迅速上升。
由该气囊10的内部压力产生的应力分别集中于面向连通部23的、最内周侧的线状结合部22的两端侧的径向延伸部22a上。并且,在该气囊10的内部压力达到规定值以上时,线状结合部22从径向延伸部22a开始断裂。如图6~图7所示,线状结合部22的断裂从各径向延伸部22a分别向线状结合部22的圆周方向延伸部的左端侧及右端侧扩展,并从左右向该圆周方向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中间附近进行。
通过线状结合部22的断裂,前片12及后片14中、位于线状结合部22和第2周线状结合部24之间的区域变得能够分离,如图2所示,气囊10向外周侧膨大一级。
当线状结合部22整体断裂时,由气囊10的内部压力产生的应力分别集中到面向连通部25的第2周的线状结合部24的两端侧的径向延伸部24a上。并且,如图8所示,线状结合部24a从这些径向延伸部24a开始断裂。如图8~图9所示,线状结合部24的断裂也是从各径向延伸部24a分别向线状结合部24的圆周方向延伸部的左端侧及右端侧扩展,并从左右向该圆周方向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中间附近进行。
通过该线状结合部24的断裂,前片12及后片14中、位于线状结合部24和第3周的线状结合部26之间的区域变得能够分离,如图3所示,气囊10进一步向外周侧膨大一级。
当线状结合部24整体断裂时,由气囊10的内部压力产生的应力分别集中到面向连通部27的第3周的线状结合部26的两端侧的径向延伸部26a上。并且,如图10所示,线状结合部26从这些径向延伸部26a开始断裂。如图10~图11所示,线状结合部26的断裂也是分别从各径向延伸部26a向线状结合部26的圆周方向延伸部的左端侧及右端侧扩展,并从左右向该圆周方向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中间附近进行。
通过最外周侧的线状结合部26的断裂,前片12及后片14中、从该线状结合部26到气囊10的最外周部的区域变得能够分离,如图4所示,气囊10膨胀至最外周部。
并且,通过线状结合部26整体的断裂,位于该线状结合部26的断裂终点附近的通气孔18打开。这样一来,当乘员陷入该膨胀的气囊10时,气体从该通气孔18流到气囊10外,乘员被该气囊10被柔软地约束。
因此,气囊10随着各线状结合部22、24、26的断裂而阶段性地膨大,从而使气囊10的内部压力从膨胀的初始阶段就维持得较高。
在该气囊10中,在第1周线状结合部22的断裂终点附近,配置作为第2周线状结合部24的断裂起点的连通部25(该线状结合部24的两端侧的径向延伸部24a),在该第2周线状结合部24的断裂终点附近,配置作为第3周线状结合部26的断裂起点的连通部27(该线状结合部26的两端侧的径向延伸部26a)。
因此,在第1周线状结合部22整体断裂结束之前,由气囊10的内部压力产生的压力难以集中到第2周线状结合部的各径向延伸部24a上,第1周线状结合部22整体断裂后,第2周线状结合部24才开始断裂。并且,在第2周线状结合部24整体断裂结束之前,由气囊10的内部压力产生的压力难以集中到第3周线状结合部26的各径向延伸部26a上,第2周线状结合部22整体断裂后,第3周线状结合部26才开始断裂。
并且,在该气囊10中,通气孔18配置在最外周侧的线状结合部26的断裂终点附近,因此在该线状结合部26整体断裂结束之前,该通气孔18难以变为打开状态。因此,可防止各线状结合部22、24、26未断裂结束时气体即从该通气孔18白白地流出到气囊10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面向各连通部23、25、27的各线状结合部22、24、26的两端侧分别成为向气囊10的中心侧延伸的径向延伸部22a、24a、26a,因此,由气囊10的内部压力产生的应力容易集中到上述径向延伸部22a、24a、26a上,可切实各线状结合部22、24、26从上述径向延伸部22a、24a、26a开始断裂。
图12~图14表示另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气囊膨胀的进行过程,是该气囊及气囊装置的剖面图。图15是该气囊的线状结合部开始断裂前的平面图。图16~图18是表示该线状结合部的断裂进行过程的平面图。图15~图18也是从后片一侧观察气囊时的图。
此外,图12表示第1周线状结合部断裂前的情况。图13表示第3周线状结合部断裂前的情况。图14表示第3周线状结合部断裂后的情况。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省略了表示第2周线状结合部断裂前的气囊及气囊装置的剖面图。并且,图16表示第2周线状结合部即将断裂结束前的情况。图17表示第3周的线状结合部刚开始断裂后的情况。图18表示第3周线状结合部即将断裂结束前的情况。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省略了表示第1周和第2周线状结合部的断裂进行过程的平面图。
该实施方式的气囊10A如下构成:在上述图1~图11的气囊10中,将通气孔18设置得比最内周侧的线状结合部22靠近后片14的中央侧,并且设置从气囊内部侧覆盖该通气孔18的盖部件50。在本实施方式中,通气孔18也设置在气囊10的中心的正上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盖部件50由带状织布构成,沿着后片14的气囊内侧面朝气囊的半径方向(上下方向)延伸配置。该盖部件50的延伸方向的中途部与通气孔18重叠。
该盖部件50的延伸方向的一端侧(气囊外周侧的端部)延伸至最外周侧的线状结合部26的气囊外周侧,如图12所示,被前片12和后片14之间夹住,并通过各线状结合部22、24、26与它们结合成一体(三块重叠状)。该盖部件50的另一端侧在比通气孔18靠近后片14中央的一侧,通过强度比各线状结合部22、24、26高的接缝51与该后片14缝合。
此外,如图15所示,线状结合部26对盖部件50的一端侧的前片12及后片14的结合位置,位于隔着气囊10A的中心与该线状结合部26的连通部27相反的一侧。
该气囊10A的其他结构与图1~图11的气囊10相同。并且,具有该气囊10A的气囊装置的结构也与图1~图11的气囊装置相同。在图12~图18中,和图1~图11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同一部分。
在上述结构的气囊10A中,气囊10A膨胀时,各线状结合部22、24、26以和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过程进行断裂。
在本实施方式中,覆盖通气孔18的盖部件50的一端侧,位于隔着气囊10A的中心而与连通部27相反一侧的位置处、即线状结合部26的断裂终点附近,并通过该线状结合部26与前片12及后片14结合,其中连通部27作为最外周侧的线状结合部26的断裂起点。因此,当最外周侧的线状结合部26断裂结束时,该线状结合部26对盖部件50的一端侧的前片12及后片14的结合也被解除。
这样一来,该盖部件50的一端侧变为自由的状态,如图14所示,并被气囊10A的内部压力从通气孔18推出到该气囊10A外。其结果是,通气孔18变为打开状态,当乘员陷入膨胀的气囊10A时,气体从该通气孔18流到气囊10A外,乘员被该气囊10A柔软地阻挡而被约束。
在该气囊10A中,如上所述,覆盖通气孔18的盖部件50的一端侧在最外周侧的线状结合部26的断裂终点附近,通过该线状结合部26与前片12及后片14结合,因此在该最外周侧的线状结合部26断裂结束之间,盖部件50一直将通气孔18关闭。这样一来,可防止该最外周侧的线状结合部26断裂结束前气体即从通气孔18流到气囊10A外。
图19是又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气囊的线状结合部断裂前的平面图。图20是该气囊中的后片的盖部件设置部附近的立体图。此外,图19是从后片的外面侧观察气囊时的图,图20是从后片的内面侧观察时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气囊10B中,和上述图12~图18的气囊10A一样,设有从该气囊10B的内侧覆盖通气孔18的盖部件50A。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气孔18设置在比最内周侧的线状结合部22靠近后片14中央的一侧,且位于气囊10的中心的正上侧的位置。
该盖部件50A也由带状织布构成,并沿着后片14的气囊内侧面向气囊的半径方向(上下方向)延伸设置。该盖部件50A的延伸方向的中途部与通气孔18重叠,该盖部件50A的位于后片14的中央侧的端部,在比通气孔18靠近该后片14中央的一侧通过强度比各线状结合部22、24、26高的接缝51缝合到该后片14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盖部件50A的后片14的外周侧的端部形成了带状或绳状的被结合部52。该被结合部52的宽度比该盖部件50A中覆盖通气孔18的部分的宽度窄(优选10~30毫米)。如图2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被结合部52从该盖部件50A的位于后片14的外周侧的端部的左右角部向该后片14的外周侧伸出。但被结合部52的个数及配置不限于此。
如图20所示,在沿着后片14的气囊内侧面将盖部件50A整体叠合的状态下,各被结合部52的基端位于比最内周侧的线状结合部22靠近后片14中央的一侧,各被结合部52的前端延伸得比最外周侧的线状结合部26靠近后片14的外周侧。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各被结合部52被夹在前片12和后片14之间,并通过各线状结合部22、24、26与它们结合成一体(三块重叠状),盖部件50A中比各被结合部52宽的部分不与前片12及后片14结合。
此外,如图15所示,和图12~图18的实施方式一样,线状结合部26对各被结合部52与前片12及后片14的结合位置,位于隔着气囊10B的中心而与该线状结合部26的连通部27相反的一侧。
该气囊10B的其他结构和图12~图18的气囊10A相同,在图19、图20中,和图12~图18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同一部分。
在上述结构的气囊10B中,该气囊10B膨胀时,各线状结合体22、24、26也从最内周侧向最外周侧依次进行断裂。
在本实施方式中,覆盖通气孔18的盖部件50A的一端侧(从该盖部件50A伸出的各被结合部52),在最外周侧的线状结合部26的断裂终点附近、通过该线状结合部26与前片12及后片14结合,因此在该最外周侧的线状结合部26的断裂结束之前,盖部件50A一直将通气孔18关闭。这样一来,可防止该最外周侧的线状结合部26断裂结束前气体即从通气孔18流到气囊10B外。
并且,当最外周侧的线状结合部26断裂结束时,该线状结合部26对各被结合部52和前片12及后片14的结合也被解除,盖部件50A的一端侧变为自由状态,该盖部件50A被气囊10B的内部压力从通气孔18推出到该气囊10B外。这样一来,通气孔18变为打开状态,当乘员陷入膨胀的气囊10B时,气体从该通气孔18流到气囊10B外,乘员被该气囊10B柔软地阻挡而被约束。
在该气囊10B中,在盖部件50A的一端侧设有宽度较窄的带状或绳状的被结合部52,该被结合部52通过各线状结合部22、24、26与前片12及后片14结合。因此,与盖部件50A在整个宽度上通过各线状结合部22、24、26与前片12及后片14结合时相比,能够随着各线状结合部22、24、26断裂而顺利地解除该盖部件50A与前片12及后片14的结合。
上述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一例,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气囊及气囊装置是汽车的驾驶员座椅用的气囊及气囊装置,但也可将本发明适用于除驾驶员座椅以外的各种用途的气囊及气囊装置。
此外,本申请基于2006年6月14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06—164981),援引其全部内容。

Claims (8)

1.一种气囊,具有配置在乘员侧的前片及配置在乘员相反侧的后片,所述前片及后片的周缘部彼此结合,在所述后片的中央设有气体发生器用的开口,该气囊的特征在于,
所述前片及后片各自的中央部和周缘部之间的中途部彼此通过沿所述气囊的圆周方向延伸设置的环形的线状结合部以可解除结合的方式结合,
所述线状结合部大致以同心状设有多个,
在各线状结合部的延伸方向的中途部设有连通部,该连通部局部中断所述前片和后片的结合并将所述线状结合部的内周侧和外周侧连通,
在径向相邻的所述线状结合部之间,各个所述连通部隔着所述气囊的中心位于彼此相反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面向所述连通部的所述线状结合部的两端侧向所述气囊的中央侧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片中、比处于最外周侧的所述线状结合部靠近外周侧的区域设有通气孔,
最外周侧的所述线状结合部的所述连通部和所述通气孔隔着该气囊的中心位于彼此相反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片上设置了通气孔,在所述气囊的内部设置覆盖所述通气孔的盖部件,
所述盖部件的一端侧至少通过最外周侧的所述线状结合部与所述前片及后片结合,另一端侧通过与所述线状结合部不同的结合单元与所述后片结合,
最外周侧的所述线状结合部的所述连通部位于隔着所述气囊的中心与所述盖部件的所述一端侧相反的一侧。
5.一种气囊装置,具有气囊和使该气囊膨胀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是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最内周侧的所述线状结合部配置在距气囊中心的半径为40~600毫米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在气囊径向上相邻的所述线状结合部之间的间隔是10~50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宽度比所述盖部件窄的被结合部从所述盖部件的所述一端侧伸出,
所述被结合部至少通过最外周侧的所述线状结合部与所述前片及后片结合。
CN2007800220601A 2006-06-14 2007-04-24 气囊及气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665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64981A JP4952077B2 (ja) 2006-06-14 2006-06-14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164981/2006 2006-06-14
PCT/JP2007/058819 WO2007145027A1 (ja) 2006-06-14 2007-04-24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66572A true CN101466572A (zh) 2009-06-24
CN101466572B CN101466572B (zh) 2012-02-15

Family

ID=38831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2206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66572B (zh) 2006-06-14 2007-04-24 气囊及气囊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845680B2 (zh)
EP (1) EP2028064B1 (zh)
JP (1) JP4952077B2 (zh)
CN (1) CN101466572B (zh)
DE (1) DE602007006661D1 (zh)
WO (1) WO2007145027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3560A (zh) * 2014-09-03 2014-12-24 华懋(厦门)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展开的充气织物
CN110316141A (zh) * 2019-06-26 2019-10-11 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正面安全气囊结构
CN116698635A (zh) * 2023-05-16 2023-09-05 德维嘉汽车电子系统(无锡)有限公司 多条线束同步比较型测试平台与检测比较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06017996U1 (de) * 2006-11-22 2007-02-15 Takata-Petri Ag Gassack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5007290B2 (ja) * 2008-09-17 2012-08-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袋体の製造方法
CN102264580B (zh) * 2009-01-22 2014-07-3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气囊装置
TWI416079B (zh) * 2009-12-08 2013-11-21 Mitac Int Corp 導航系統以及使用此導航系統的路徑規劃方法
JP5418472B2 (ja) * 2010-02-26 2014-02-19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387479B2 (ja) * 2010-03-30 2014-01-15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
JP5629554B2 (ja) 2010-11-04 2014-11-19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584068B2 (ja) * 2014-12-12 2019-10-02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37431B2 (ja) 1990-10-29 1996-09-25 池田物産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DE4124506A1 (de) 1991-07-24 1993-01-28 Daimler Benz Ag Aufblasbares aufprallschutzkissen
JPH07125589A (ja) 1993-11-02 1995-05-16 Nippon Plast Co Ltd エアバッグ
JPH07125587A (ja) 1993-11-02 1995-05-16 Nippon Plast Co Ltd エアバッグ
JPH07125586A (ja) 1993-11-02 1995-05-16 Nippon Plast Co Ltd エアバッグ
JPH0832511A (ja) 1994-07-12 1996-02-02 Hitachi Denshi Ltd 一斉通報方式
JPH08119052A (ja) 1994-10-26 1996-05-14 Toyoda Gosei Co Ltd エアバッグ装置のエアバッグ
JPH08156730A (ja) 1994-12-07 1996-06-18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車両用エアバッグ
JP3750154B2 (ja) 1995-05-09 2006-03-01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車両用エアバッグ
JPH0948317A (ja) 1995-08-09 1997-02-18 Tokai Rika Co Ltd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H09263202A (ja) 1996-03-27 1997-10-07 Asahi Chem Ind Co Ltd エアバッグ
JPH106899A (ja) 1996-04-26 1998-01-13 Nippon Plast Co Ltd エアバッグ装置およびエアバッグの折畳方法
JPH09315246A (ja) * 1996-05-31 1997-12-09 Sensor Technol Kk 乗員保護装置用エアバッグの展開方法及びそのエアバッグ並びにそのエアバッグの製造方法
US5871231A (en) * 1996-06-05 1999-02-16 Simula Inc. Low aggressivity variable-volume variable-inflation air bag system
US5833265A (en) * 1997-02-21 1998-11-10 Takata, Inc. Airbag with excursion restrictors
JP3864241B2 (ja) 1997-06-30 2006-12-27 オートリブ・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乗員保護装置用エアバッグ
DE29813082U1 (de) 1998-07-22 1998-11-19 Trw Repa Gmbh Gassack-Rückhaltesystem
DE19837897B4 (de) * 1998-08-20 2005-09-01 Delphi Automotive Systems Deutschland Gmbh Aufblasbarer Luftsack für Kraftfahrzeuge
DE20003500U1 (de) 2000-02-25 2000-06-29 Trw Repa Gmbh Lenkradgassack
JP2004314738A (ja) 2003-04-15 2004-11-11 Honda Motor Co Ltd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5014862A (ja) 2003-06-30 2005-01-20 Toyoda Gosei Co Ltd エアバッグ
JP3914221B2 (ja) * 2003-12-16 2007-05-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3944195B2 (ja) * 2003-09-10 2007-07-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7401811B2 (en) * 2003-09-10 2008-07-22 Honda Motor Co., Ltd. Airbag device
JP4092279B2 (ja) 2003-10-17 2008-05-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KR100618610B1 (ko) 2004-12-07 2006-09-08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배선용 차단기의 한류기구 장치
US7497467B2 (en) * 2006-04-12 2009-03-03 Honda Motor Co., Ltd. Airbag apparatus
JP5007539B2 (ja) * 2006-09-01 2012-08-22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049660B2 (ja) * 2007-06-11 2012-10-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3560A (zh) * 2014-09-03 2014-12-24 华懋(厦门)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展开的充气织物
CN104233560B (zh) * 2014-09-03 2016-08-24 华懋(厦门)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展开的充气织物
CN110316141A (zh) * 2019-06-26 2019-10-11 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正面安全气囊结构
CN116698635A (zh) * 2023-05-16 2023-09-05 德维嘉汽车电子系统(无锡)有限公司 多条线束同步比较型测试平台与检测比较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66572B (zh) 2012-02-15
EP2028064B1 (en) 2010-05-19
WO2007145027A1 (ja) 2007-12-21
JP2007331541A (ja) 2007-12-27
US7845680B2 (en) 2010-12-07
JP4952077B2 (ja) 2012-06-13
EP2028064A1 (en) 2009-02-25
DE602007006661D1 (de) 2010-07-01
US20090236836A1 (en) 2009-09-24
EP2028064A4 (en) 2009-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66572B (zh) 气囊及气囊装置
CN101460340B (zh) 气囊及气囊装置
CN101489837B (zh) 气囊以及气囊装置
CN100554047C (zh) 气囊及气囊装置
CN101428601B (zh) 气囊以及气囊装置
US7654568B2 (en) Airbag for a front passenger's seat
CN102205828B (zh) 气囊
WO2012060408A1 (ja)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2015378A (zh) 采用胶膜代替缝合的车辆装饰应用
CN101754888A (zh) 气囊及气囊装置
US9039039B2 (en) Airbag apparatus
CN101323291B (zh) 安全气囊装置
JP2006282159A (ja)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7022306A (ja)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EP2914460B1 (en) Improved airbag with enhanced gas diffuser
JP3115477B2 (ja) エアバッグ袋体の製造方法
US7066490B2 (en) Airbag device
CN104512368B (zh) 气囊及具备该气囊的气囊装置
JP2007099122A (ja)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9067079A (ja)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1239609A (zh) 侧气囊装置
JP5283121B2 (ja)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7331658A (ja)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9051446A (ja)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2193058A (ja) エアバッ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15

Termination date: 20130424